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Zookeeper简介 #17

Open
39Er opened this issue Jun 6, 2017 · 0 comments
Open

Zookeeper简介 #17

39Er opened this issue Jun 6, 2017 · 0 comments
Labels

Comments

@39Er
Copy link
Owner

39Er commented Jun 6, 2017

zookeeper简介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源的分布式应用协调服务。它暴露了一组简单的基础原件,分布式应用可以在这些原件之上实现更高级别的服务,如同步、配置维护、群组、和命名。它的设计非常容易编程实现,并且使用一个常见的文件系统的树型结构的数据模型。它运行在Java中,并且绑定了Java和C。

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

负责存储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Zookeeper 就将负责通知已经在 Zookeeper 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实现集群中类似 Master/Slave 管理模式

主要是用来解决分布式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数据管理问题,如:统一命名服务、状态同步服务、集群管理、分布式应用配置项的管理等。

zookeeper架构

Zookeeper客户端/服务端架构

ZooKeeper 有一个类似于文件系统的数据模型,由 znodes 组成。可以将 znodes(ZooKeeper 数据节点)视为类似 UNIX 的传统系统中的文件,但它们可以有子节点。另一种方式是将它们视为目录,它们可以有与其相关的数据。每个这些目录都被称为一个 znode。

znode 层次结构被存储在每个 ZooKeeper 服务器的内存中。这实现了对来自客户端的读取操作的可扩展的快速响应。每个 ZooKeeper 服务器还在磁盘上维护了一个事务日志,记录所有的写入请求。因为 ZooKeeper 服务器在返回一个成功的响应之前必须将事务同步到磁盘,所以事务日志也是 ZooKeeper 中对性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存储在 znode 中的数据的默认最大大小为 1 MB。因此,即使 ZooKeeper 的层次结构看起来与文件系统相似,也不应该将它用作一个通用的文件系统。相反,应该只将它用作少量数据的存储机制,以便为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可靠性、可用性和协调。

数据模型

Zookeeper 数据结构

Zookeeper 这种数据结构有如下这些特点:

  1. 每个子目录项如 NameService 都被称作为 znode,这个 znode 是被它所在的路径唯一标识,如 Server1 这个 znode 的标识为 /NameService/Server1
  2. znode 可以有子节点目录,并且每个 znode 可以存储数据,注意 EPHEMERAL 类型的目录节点不能有子节点目录
  3. znode 是有版本的,每个 znode 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有多个版本,也就是一个访问路径中可以存储多份数据
  4. znode 可以是临时节点,一旦创建这个 znode 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失去联系,这个 znode 也将自动删除,Zookeeper 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采用长连接方式,每个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心跳来保持连接,这个连接状态称为 session,如果 znode 是临时节点,这个 session 失效,znode 也就删除了
  5. znode 的目录名可以自动编号,如 App1 已经存在,再创建的话,将会自动命名为 App2
  6. znode 可以被监控,包括这个目录节点中存储的数据的修改,子节点目录的变化等,一旦变化可以通知设置监控的客户端,这个是 Zookeeper 的核心特性,Zookeeper 的很多功能都是基于这个特性实现的。

再次强调:Zookeeper 并不是用来专门存储数据的,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维护和监控你存储的数据的状态变化。

Zookeeper非常简单和高效。因为它的目标就是作为建设复杂服务的基础,比如同步。zookeeper提供了一套保证,他们包括:

  • 顺序一致性 - 来自客户端的更新会按顺序应用。
  • 原子性 - 更新成功或者失败,没有局部的结果产生。
  • 唯一系统映像 - 客户端不管连接到哪个服务端都会看到同样的视图。
  • 可靠性- 一旦一个更新被应用,它将从更新的时间开始一直保持到一个客户端重写更新。
  • 时效性 - 系统中的客户端视图在特定的时间点保证是最新的。

Zookeeper常用接口

方法名 方法描述
Stringcreate(String path, byte[] data, List acl, CreateMode createMode) 创建一个给定的目录节点 path, 并给它设置数据,CreateMode 标识有四种形式的目录节点,分别是 PERSISTENT:持久化目录节点,这个目录节点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PERSISTENT_SEQUENTIAL:顺序自动编号的目录节点,这种目录节点会根据当前已近存在的节点数自动加 1,然后返回给客户端已经成功创建的目录节点名;EPHEMERAL:临时目录节点,一旦创建这个节点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口也就是 session 超时,这种节点会被自动删除;EPHEMERAL_SEQUENTIAL:临时自动编号节点
Statexists(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 判断某个 path 是否存在,并设置是否监控这个目录节点,这里的 watcher 是在创建 ZooKeeper 实例时指定的 watcher,exists方法还有一个重载方法,可以指定特定的 watcher
Statexists(String path, Watcher watcher) 重载方法,这里给某个目录节点设置特定的 watcher,Watcher 在 ZooKeeper 是一个核心功能,Watcher 可以监控目录节点的数据变化以及子目录的变化,一旦这些状态发生变化,服务器就会通知所有设置在这个目录节点上的 Watcher,从而每个客户端都很快知道它所关注的目录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void delete(String path, int version) 删除 path 对应的目录节点,version 为 -1 可以匹配任何版本,也就删除了这个目录节点所有数据
List getChildren(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 获取指定 path 下的所有子目录节点,同样 getChildren方法也有一个重载方法可以设置特定的 watcher 监控子节点的状态
StatsetData(String path, byte[] data, int version) 给 path 设置数据,可以指定这个数据的版本号,如果 version 为 -1 怎可以匹配任何版本
byte[] getData(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 Stat stat) 获取这个 path 对应的目录节点存储的数据,数据的版本等信息可以通过 stat 来指定,同时还可以设置是否监控这个目录节点数据的状态
void addAuthInfo(String scheme, byte[] auth) 客户端将自己的授权信息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根据这个授权信息验证客户端的访问权限。
Stringcreate(String path, byte[] data, List acl, CreateMode createMode) 创建一个给定的目录节点 path, 并给它设置数据,CreateMode 标识有四种形式的目录节点,分别是 PERSISTENT:持久化目录节点,这个目录节点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PERSISTENT_SEQUENTIAL:顺序自动编号的目录节点,这种目录节点会根据当前已近存在的节点数自动加 1,然后返回给客户端已经成功创建的目录节点名;EPHEMERAL:临时目录节点,一旦创建这个节点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口也就是 session 超时,这种节点会被自动删除;EPHEMERAL_SEQUENTIAL:临时自动编号节点
Statexists(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 判断某个 path 是否存在,并设置是否监控这个目录节点,这里的 watcher 是在创建 ZooKeeper 实例时指定的 watcher,exists方法还有一个重载方法,可以指定特定的 watcher
Statexists(String path, Watcher watcher) 重载方法,这里给某个目录节点设置特定的 watcher,Watcher 在 ZooKeeper 是一个核心功能,Watcher 可以监控目录节点的数据变化以及子目录的变化,一旦这些状态发生变化,服务器就会通知所有设置在这个目录节点上的 Watcher,从而每个客户端都很快知道它所关注的目录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void delete(String path, int version) 删除 path 对应的目录节点,version 为 -1 可以匹配任何版本,也就删除了这个目录节点所有数据
List getChildren(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 获取指定 path 下的所有子目录节点,同样 getChildren方法也有一个重载方法可以设置特定的 watcher 监控子节点的状态
StatsetData(String path, byte[] data, int version) 给 path 设置数据,可以指定这个数据的版本号,如果 version 为 -1 怎可以匹配任何版本
byte[] getData(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 Stat stat) 获取这个 path 对应的目录节点存储的数据,数据的版本等信息可以通过 stat 来指定,同时还可以设置是否监控这个目录节点数据的状态
void addAuthInfo(String scheme, byte[] auth) 客户端将自己的授权信息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根据这个授权信息验证客户端的访问权限。
StatsetACL(String path, List acl, int version) 给某个目录节点重新设置访问权限,需要注意的是 Zookeeper 中的目录节点权限不具有传递性,父目录节点的权限不能传递给子目录节点。目录节点 ACL 由两部分组成:perms 和 id。Perms 有 ALL、READ、WRITE、CREATE、DELETE、ADMIN 几种而 id 标识了访问目录节点的身份列表,默认情况下有以下两种:ANYONE_ID_UNSAFE = new Id("world", "anyone") 和 AUTH_IDS = new Id("auth", "") 分别表示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和创建者拥有访问权限。
List getACL(String path, Stat stat) 获取某个目录节点的访问权限列表

配置详解

1. 单机模式

tickTime=2000 
dataDir=D:/devtools/zookeeper-3.2.2/build 
clientPort=2181
  • tickTime:这个时间是作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 dataDir:顾名思义就是 Zookeeper 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 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 clientPort: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当这些配置项配置好后,你现在就可以启动 Zookeeper 了,启动后要检查 Zookeeper 是否已经在服务,可以通过 netstat – ano 命令查看是否有你配置的 clientPort 端口号在监听服务。

2. 集群模式

initLimit=5 
syncLimit=2 
server.1=192.168.211.1:2888:3888 
server.2=192.168.211.2:2888:3888
  • initLimit: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 Zookeeper 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 Leader 的 Follower 服务器)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当已经超过 10 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 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 秒
  • syncLimit: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与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2*2000=4 秒
  • server.A=B:C:D:其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 B 都是一样,所以不同的 Zookeeper 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除了修改 zoo.cfg 配置文件,集群模式下还要配置一个文件 myid,这个文件在 dataDir 目录下,这个文件里面就有一个数据就是 A 的值,Zookeeper 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拿到里面的数据与 zoo.cfg 里面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那个 server。

参考资料:

  1.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data/library/bd-zookeeper/
  2.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opensource/os-cn-zookeeper/index.html
  3. http://zookeeper.majunwei.com/document/3.4.8/Overview.html
@39Er 39Er added the article label Jun 6, 2017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