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search.xml
72 lines (33 loc) · 33.9 KB
/
search.x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earch>
<entry>
<title></title>
<link href="/2024/10/27/1.html/"/>
<url>/2024/10/27/1.html/</url>
<content type="html"><![CDATA[<h1 id="概述"><a href="#概述" class="headerlink" title="概述"></a>概述</h1><h2 id="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定义:"><a href="#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定义:" class="headerlink" title="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定义:"></a>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定义:</h2><ul><li>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软件系统家族的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意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li><li>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了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成起来的拓扑关系及语意约束。</li></ul><h2 id="经典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a href="#经典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经典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a>经典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h2><p><strong>1.调用/返回风格:</strong>主程序/子程序;数据抽象/面向对象风格;层次结构<br><strong>2.数据流风格:</strong>批处理序列;管道/过滤器风格;过程控制<br><strong>3.独立构件风格:</strong>进程通讯;事件系统<br><strong>4.仓库风格:</strong>(以数据为中心风格):数据库系统;黑板系统<br><strong>5.虚拟机风格:</strong>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p><h1 id="调用-返回风格"><a href="#调用-返回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调用/返回风格"></a>调用/返回风格</h1><h2 id="程序-子程序风格:"><a href="#程序-子程序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程序/子程序风格:"></a>程序/子程序风格:</h2><p><strong>组件:</strong></p><ul><li>主程序</li><li>子程序<br><strong>连接件:</strong> </li><li>调用-返回机制<br><strong>拓扑结构:</strong></li><li>层次化结构<br><strong>本质:</strong></li><li>将大系统分解为若干模块,主程序调用这些模块实现完整的系统功能<br><strong>优点:</strong></li><li>便于开发和维护<br><strong>缺点:</strong></li><li>对于大程序(代码超过10万行),开发慢,测试困难</li><li>可重用性差</li><li>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li><li>难以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li></ul><h2 id="面向对象风格"><a href="#面向对象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面向对象风格"></a>面向对象风格</h2><p><strong>组件</strong></p><ul><li>对象</li><li>类<br><strong>连接件</strong></li><li>对象是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返回机制来进行交互</li><li>类通过定义对象,再采用调用返回机制来进行交互<br><strong>优点</strong></li><li>复用和维护:利用封装和聚合提高生产力</li><li>容易分解一个系统</li><li>反映现实世界<br><strong>缺点</strong></li><li>过程调用依赖于对象标识的确定</li><li>不同对象的操作关联性弱</li><li>管理大量的对象:怎样确立对象的结构</li><li>继承引起复杂度,关键系统中慎用</li><li>不是特别适合功能的扩展</li></ul><h2 id="层次结构风格"><a href="#层次结构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层次结构风格"></a>层次结构风格</h2><p><strong>定义</strong></p><ul><li>在层次系统中,系统被组织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由一系列组件组成,下层组件向上层组件提供服务,上层组件被看作是下层组件的客户<br><strong>基本组件</strong></li><li>各层次内部包含的组件<br><strong>连接件</strong></li><li>层间的交互协议<br><strong>拓扑结构</strong></li><li>分层<br><strong>拓扑约束</strong></li><li>对相邻层间交互的约束</li><li>集中式部署(Mainframe)</li><li>分布式部署(Distributed)<br><strong>优点</strong></li><li>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有利于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分解</li><li>局部依赖性</li><li>可复用性</li><li>可替换性</li><li>对标准化的支持</li><li>可测试性<br><strong>缺点</strong></li><li>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者高级的功能综合a起来</li><li>效率的降低:分层风格构成的系统,n运行a效率往往低于整体结构</li><li>很难找到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层数太少,不能n很好发挥可复用性、可更改性和可移植性的能力;层数太多,则增加了复杂性和层间冗余以及层间开销。</li></ul><h1 id="数据流风格"><a href="#数据流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数据流风格"></a>数据流风格</h1><h2 id="概述-1"><a href="#概述-1" class="headerlink" title="概述"></a>概述</h2><p>数据流体系结构风格的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构件都是基于数据的流动而工作的,处理模块在数据到达的时候就会被激活,而没有数据的时候,任何处理模块都不工作,即<strong>无数据不工作</strong></p><h2 id="管道过滤器风格"><a href="#管道过滤器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管道过滤器风格"></a>管道过滤器风格</h2><p><strong>构件</strong>、</p><ul><li>过滤器(处理数据流)<br><strong>连接件</strong></li><li>管道(单向的数据传输)</li></ul><p><strong>优点</strong></p><ul><li>每个组件不受a其他组件的影响,整个系统行为易于理解</li><li>使构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li><li>支持软件重用</li><li>系统维护和增强系统性能简单</li><li>支持并行执行</li><li>允许对一些如u吞吐量、死锁等属性的分析;</li><li>允许设计者将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的行为的简单合成<br><strong>缺点</strong></li><li>不适合处理交互的应用</li><li>系统性能不高,并增加了编写过滤器的复杂性</li></ul><h1 id="独立构件体系结构风格"><a href="#独立构件体系结构风格" class="headerlink" title="独立构件体系结构风格"></a>独立构件体系结构风格</h1><h2 id="事件系统"><a href="#事件系统" class="headerlink" title="事件系统"></a>事件系统</h2><p><strong>事件</strong></p><ul><li>能够激活对象产生相应功能的一个动作</li><li>当发生这些动作后,将会给所涉及到的对象发送消息,执行相应的功能<br><strong>分类</strong></li><li>隐式调用</li><li>显示调用</li></ul><h3 id="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a href="#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 class="headerlink" title="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a>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h3><ul><li>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li><li>一个组件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li><li>系统中的其他组件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li><li>当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模块中的过程的调用</li></ul><p><strong>构件</strong></p><ul><li>事件源</li><li>事件处理器</li><li>事件管理器<br><strong>连接件</strong></li><li>事件-过程绑定</li><li>事件源发布h事件</li><li>事件处理器注册事件</li><li>当事件源发布相应的事件,注册过的过程就会被隐式调用</li><li>在某些情况,一个事件可能触发其他事件,形成事件链<br><strong>约束</strong></li><li>事件系统中的构件之间是隐式a调用关系</li><li>构件的处理顺序是不能够去设定的,甚至不知道这个系统中有哪些构件或者过程会因为事件发生而被调用</li><li>各个构件之间彼此没有连接关系,各自独立存在,而仅仅是通过事件的发布和注册来实现关联<br><strong>特点</strong></li><li>分离的交互</li><li>一对多通信</li><li>基于事件的触发器</li><li>支持异步操作</li></ul><h4 id="事件派遣调度机制"><a href="#事件派遣调度机制" class="headerlink" title="事件派遣调度机制"></a>事件派遣调度机制</h4><p><strong>无独立事件派遣模块的事件系统</strong></p><ul><li><p>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模式</p></li><li><p>每一个模块都允许其他模块向自己发生某些消息表面兴趣</p></li><li><p>当某一个模块发出一个事件的时候,他自动的将这些事件发布给那些曾经向自己注册过对这个事件感兴趣的模块<br><strong>有独立事件派遣模块的事件系统</strong></p></li><li><p>事件派遣模块:负责接受到来的事件,并把这个事件派遣到其他模块或者构件</p></li><li><p>事件派遣方式:全广播式(无目的的广播),选择广播式(点对点模式,发布-i订阅模式)</p></li><li><p>点对点模式:消息只能被唯一消费者消费,<strong>消费后即删除</strong></p></li><li><p>发布-订阅模式:一个事件可以被多个订阅者消费</p></li></ul>]]></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title>
<link href="/2024/10/24/2.html/"/>
<url>/2024/10/24/2.html/</url>
<content type="html"><![CDATA[<h1 id="第三章"><a href="#第三章" class="headerlink" title="第三章"></a>第三章</h1><h2 id="一"><a href="#一" class="headerlink" title="一"></a>一</h2><p><strong>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电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链路连通了”与“数据链路连通了”的区别何在?</strong></p><p>链路:从一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线路</p><p>数据链路:将实现通信协议的软件和硬件(网络适配器)加到链路上</p><p>链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p><p><strong>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strong></p><p>功能: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p><p>优点:增加了可靠性。</p><p>缺点:降低了实时性。</p><p><strong>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strong></p><p>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p><p>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p><p><strong>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strong></p><p>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接收端以便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与结束,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p><p>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p><p>差错检测防止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网络资源。</p><p><strong>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封装成帧,会发生什么问题?</strong></p><p>无法区分分组</p><p>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p><p>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p><p>最终导致数据无法被正确传输。</p><p><strong>3-12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协议和ISP建立连接进行通信时,需要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strong><br>PPP协议的工作状态有: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链路终止。</p><p>需要建立的连接有:</p><p>物理链路的连接:为数据链路层连接建立条件。</p><p>LCP链路的连接:解决LCP配置协商问题。</p><p>NCP链路的连接:解决NCP配置协商问题。</p><h2 id="选择题"><a href="#选择题" class="headerlink" title="选择题"></a>选择题</h2><p><strong>(1)交换机是依据(C)来转发数据包的?</strong><br><strong>A、</strong>广播方式<br><strong>B、</strong>IP地址<br><strong>C、</strong>MAC地址<br><strong>D、</strong>端口号<br><strong>(2)集线器是依据(A)来转发数据包的?</strong><br><strong>A、</strong>广播方式<br><strong>B、</strong>IP地址<br><strong>C、</strong>MAC地址<br><strong>D、</strong>端口号<br><strong>(3)哪种物理拓扑将工作站连接到一台中央是设备(C)?</strong><br><strong>A、</strong>总线<br><strong>B、</strong>环形<br><strong>C、</strong>星型<br><strong>D、</strong>树型<br><strong>(4)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strong><br><strong>A、</strong>根据IP地址完成数据包的转发<br><strong>B、</strong>固定网络地址<br><strong>C、</strong>数据转换并发送到网线上<br><strong>D、</strong>接收数据并转换数据格式</p><h2 id="简答题"><a href="#简答题" class="headerlink" title="简答题"></a>简答题</h2><p><strong>1、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strong><br>IP地址是服务商给你的,mac地址是你的网卡物理地址;</p><p>IP地址局域网内可以随便更改,但是mac地址一般不能更改;</p><p>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p><p>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p><p>IP间的通信依赖MAC地址</p><p><strong>2、什么是VLAN?VLAN的主要作用是什么?</strong><br>VLAN: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p><p>作用:<br>限制广播域:广播域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节省了带宽,提高了网络处理能力。</p><p>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不同VLAN内的报文在传输时是相互隔离的,即一个VLAN内的用户不能和其它VLAN内的用户直接通信。</p><p>提高网络的健壮性:故障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本VLAN内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VLAN的正常工作。</p><p>灵活构建虚拟工作组: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工作组,同一工作组的用户也不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物理范围,网络构建和维护更方便灵活。</p><p><strong>3、请简要分析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strong><br>为了实现一对一通信,将接受站的硬件地址写入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中。</p><p>仅当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适配器硬件地址一致时,才能接收这个数据帧。</p>]]></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title>
<link href="/2024/10/21/1.html/"/>
<url>/2024/10/21/1.html/</url>
<content type="html"><![CDATA[<h1 id="第一章"><a href="#第一章" class="headerlink" title="第一章"></a>第一章</h1><h2 id="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a href="#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 class="headerlink" title="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a>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h2><p>通信、资源共享</p><h2 id="2-简要分析电路交换的要点。"><a href="#2-简要分析电路交换的要点。" class="headerlink" title="2.简要分析电路交换的要点。"></a>2.简要分析电路交换的要点。</h2><p>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p><p>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p><h2 id="3-说明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a href="#3-说明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 class="headerlink" title="3.说明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a>3.说明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h2><p>1.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p><p>2.已经成为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p><p>3.“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趋势。</p><h2 id="4-概述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阶段。"><a href="#4-概述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阶段。" class="headerlink" title="4.概述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阶段。"></a>4.概述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阶段。</h2><p>1969-1990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p><p>1985-1993 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企业网)</p><p>1993-现在 全球范围的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p><h2 id="5-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a href="#5-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class="headerlink" title="5.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a>5.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h2><p>1.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p><p>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p><p>3.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一个互联网标可以和多个RFC文档关联</p><h2 id="6-Internet和internet有哪些区别?"><a href="#6-Internet和internet有哪些区别?" class="headerlink" title="6.Internet和internet有哪些区别?"></a>6.Internet和internet有哪些区别?</h2><p>Internet:互联网(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p><p>internet:互连网(网络的网络)</p><h2 id="7-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别,有何特点?"><a href="#7-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别,有何特点?" class="headerlink" title="7.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别,有何特点?"></a>7.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别,有何特点?</h2><p><strong>1.作用范围划分:</strong></p><p>1.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互连网的核心部分,进行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p><p>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p><p>3.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范围小,1km左右</p><p>4.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范围很小,10m左右</p><h2 id="8-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什么?"><a href="#8-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class="headerlink" title="8.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什么?"></a>8.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什么?</h2><p>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p><h2 id="9-互联网的边缘部分由什么构成?两种工作方式是什么?"><a href="#9-互联网的边缘部分由什么构成?两种工作方式是什么?" class="headerlink" title="9.互联网的边缘部分由什么构成?两种工作方式是什么?"></a>9.互联网的边缘部分由什么构成?两种工作方式是什么?</h2><p><strong>边缘部分构成</strong>:处在互连网边缘部分的就是连接在互连网上的所有的主机(端系统)</p><p><strong>工作方式</strong></p><p>C/S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p><p>P2P方式:每个主机即是客户又是服务器,互相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p><h2 id="10-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由什么构成?工作方式是什么?"><a href="#10-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由什么构成?工作方式是什么?" class="headerlink" title="10.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由什么构成?工作方式是什么?"></a>10.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由什么构成?工作方式是什么?</h2><p><strong>核心部分的构成</strong>: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br>工作方式:分组交换</p><h2 id="11-简要分析分组交换的要点。"><a href="#11-简要分析分组交换的要点。" class="headerlink" title="11.简要分析分组交换的要点。"></a>11.简要分析分组交换的要点。</h2><p>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单个分组传输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p><h2 id="1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性能指标?"><a href="#1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性能指标?" class="headerlink" title="1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性能指标?"></a>1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性能指标?</h2><p>1.速率(bit/、bps):k=10^3 M=10^6 G=10^9 40*10^10bit/s=4Gbit/s</p><p>2.带宽(bit/s):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p><p>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的实际数据量</p><p>4.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p><p>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p><p>6.往返时间RTT:<br>发送时间=数据长度/发送速率</p><p>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p><p>7.利用率:D=D0/(1-U) 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D:网络当前的时延 U:网络利用率</p><h2 id="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非性能指标?"><a href="#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非性能指标?" class="headerlink" title="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非性能指标?"></a>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非性能指标?</h2><p>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拓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p><h2 id="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采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a href="#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采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 class="headerlink" title="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采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a>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采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h2><p>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问题,易于研究和处理</p><h2 id="15-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的要点。"><a href="#15-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的要点。" class="headerlink" title="15.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的要点。"></a>15.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的要点。</h2><p>自上而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p><p>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p><p>传输层: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p><p>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p><p>数据链路层:实现两个相邻节点的可靠通信</p><p>物理层:实现比特的传输</p><h2 id="16-协议与服务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a href="#16-协议与服务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 class="headerlink" title="16.协议与服务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a>16.协议与服务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h2><p>协议: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是“水平的”</p><p>服务:上层使用服务原语获得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上面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无法看见<br>下面的协议,是垂直的。</p><p>关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br>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p><h2 id="17-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有什么含义?"><a href="#17-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class="headerlink" title="17.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有什么含义?"></a>17.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有什么含义?</h2><p>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p><p>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p><p>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p><h2 id="18-解释-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a href="#18-解释-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class="headerlink" title="18.解释 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a>18.解释 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h2><p>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p><p>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p><p>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p><p>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p><p>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p><p>客户:通信进程中的服务请求方。</p><p>服务器:通信进程中是服务提供方。</p><p>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和服务器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p><h2 id="19-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一名词的例子。"><a href="#19-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一名词的例子。" class="headerlink" title="19.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一名词的例子。"></a>19.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一名词的例子。</h2><p>操作系统</p><h2 id="20-简要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a href="#20-简要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class="headerlink" title="20.简要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a>20.简要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h2><p>将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p>]]></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title>
<link href="/2024/10/21/1.html/"/>
<url>/2024/10/21/1.html/</url>
<content type="html"><![CDATA[<h1 id="第二章"><a href="#第二章" class="headerlink" title="第二章"></a>第二章</h1><h2 id="2-04-名词解释"><a href="#2-04-名词解释" class="headerlink" title="2.04 名词解释"></a>2.04 名词解释</h2><p><strong>数据:</strong> 是运送消息的实体。</p><p><strong>信号:</strong>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p><p><strong>模拟数据:</strong>即连续数据,数据的变化是连续的。</p><p><strong>模拟信号:</strong>即连续信号,其特点是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p><p><strong>基带信号:</strong>即来自信源的信号,也就是基本频带信号。</p><p><strong>带通信号:</strong>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p><p><strong>数字数据:</strong>即离散数据,数据的变化是不连续的(离散的)。</p><p><strong>数字信号:</strong>即离散信号,其特点是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p><p><strong>码元:</strong>码(code)是信号元素和字符之间的事先约定好的转换。</p><p><strong>单工通信:</strong>又称为单向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p><p><strong>半双工通信:</strong>又称为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接受。</p><p><strong>全双工通信:</strong>又称为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p><p><strong>串行传输:</strong>数据在传输时是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传输的。</p><p><strong>并行传输:</strong>数据在传输时釆用了如个并行的信道。 </p><h2 id="2-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a href="#2-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class="headerlink" title="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a>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h2><p><strong>导引型传输媒介:</strong><br>双绞线:绞合度越高,可用的数据传输率越高。</p><p>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p><p>光缆:发送端要有光源,接收端要有光检测器,传输带宽远大于其他传输媒介。</p><p><strong>非导引型媒介:</strong></p><p>无线电微波:300MHz~300GHz</p><p>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信道的计算机局域网。</p><p>卫星通信: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通信比较稳定,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p><h2 id="2-13-为什么要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a href="#2-13-为什么要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class="headerlink" title="2.13 为什么要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a>2.13 为什么要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h2><p>原因: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p><p>频分复用(FDM):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所有用户在相同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p><p>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带宽。</p><p>统计时分复用(STDM):不固定分配时隙,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p><p>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使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光载波信号。</p><p>码分复用(CDM):每个用户可以在相同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br>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不会造成干扰。</p><h2 id="选择题"><a href="#选择题" class="headerlink" title="选择题"></a>选择题</h2><p><strong>1)、</strong>1在物理层中,用于描述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硬件连接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的是(A)</p><p><strong>A、</strong>协议 <strong>B、</strong>接口 <strong>C、</strong>服务 <strong>D、</strong>以上都不是</p><p><strong>2)、</strong>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C)<br><strong>A、</strong>比特流的传输<br><strong>B、</strong>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拆除<br><strong>C、</strong>差错控制<br><strong>D、</strong>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p><p><strong>3)、</strong>以下哪种设备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C)</p><p><strong>A、</strong>路由器 <strong>B、</strong>交换机 <strong>C、</strong>中继器 <strong>D、</strong>网桥</p><p><strong>4)、</strong>以下哪种传输介质在物理层抗干扰能力最强(C)</p><p><strong>A、</strong>双绞线 <strong>B、</strong>同轴电缆 <strong>C、</strong>光纤 <strong>D、</strong>无线电波</p><p><strong>5)、</strong>在物理层中,关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B)</p><p><strong>A、</strong>数字信号只能用光纤传输,模拟信号只能用双绞线传输</p><p><strong>B、</strong>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模拟信号是连续的</p><p><strong>C、</strong>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传输距离远</p><p><strong>D、</strong>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比模拟信号弱</p><h2 id="填空题"><a href="#填空题" class="headerlink" title="填空题"></a>填空题</h2><p><strong>1、</strong>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strong>源系统</strong>、<strong>传输系统</strong>、<strong>目的系统</strong>。</p><p><strong>2、</strong>根据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通信可以划分为<strong>单工通信</strong>、<strong>半双工通信</strong>、<strong>全双工通信</strong>。</p><h2 id="简答题"><a href="#简答题" class="headerlink" title="简答题"></a>简答题</h2><p><strong>1、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作用?</strong></p><p>模数转换</p><p><strong>2、简述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区别?</strong></p><p>原理:利用光纤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p><p>多模光纤:可以存在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同一条光纤中传输。光脉冲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是会逐渐展宽,造成失真,只适合近距离传输。</p><p>单模光纤:直接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几个微米),可使光纤一直向前传输,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制造成本高,但摔耗较小。u光源要使用昂贵的半导体激光器,不能使用廉价的发光二极管。</p>]]></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Hello World</title>
<link href="/2024/10/06/16107.html/"/>
<url>/2024/10/06/16107.html/</url>
<content type="html"><![CDATA[<p>Welcome to <a href="https://hexo.io/">Hexo</a>! This is your very first post. Check <a href="https://hexo.io/docs/">documentation</a> for more info. If you get any problems when using Hexo,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a href="https://hexo.io/docs/troubleshooting.html">troubleshooting</a> or you can ask me on <a href="https://github.com/hexojs/hexo/issues">GitHub</a>.</p><h2 id="Quick-Start"><a href="#Quick-Start" class="headerlink" title="Quick Start"></a>Quick Start</h2><h3 id="Create-a-new-post"><a href="#Create-a-new-post" class="headerlink" title="Create a new post"></a>Create a new post</h3><figure class="highlight bash"><table><tr><td class="gutter"><pre><span class="line">1</span><br></pre></td><td class="code"><pre><span class="line">$ hexo new <span class="string">"My New Post"</span></span><br></pre></td></tr></table></figure><p>More info: <a href="https://hexo.io/docs/writing.html">Writing</a></p><h3 id="Run-server"><a href="#Run-server" class="headerlink" title="Run server"></a>Run server</h3><figure class="highlight bash"><table><tr><td class="gutter"><pre><span class="line">1</span><br></pre></td><td class="code"><pre><span class="line">$ hexo server</span><br></pre></td></tr></table></figure><p>More info: <a href="https://hexo.io/docs/server.html">Server</a></p><h3 id="Generate-static-files"><a href="#Generate-static-files" class="headerlink" title="Generate static files"></a>Generate static files</h3><figure class="highlight bash"><table><tr><td class="gutter"><pre><span class="line">1</span><br></pre></td><td class="code"><pre><span class="line">$ hexo generate</span><br></pre></td></tr></table></figure><p>More info: <a href="https://hexo.io/docs/generating.html">Generating</a></p><h3 id="Deploy-to-remote-sites"><a href="#Deploy-to-remote-sites" class="headerlink" title="Deploy to remote sites"></a>Deploy to remote sites</h3><figure class="highlight bash"><table><tr><td class="gutter"><pre><span class="line">1</span><br></pre></td><td class="code"><pre><span class="line">$ hexo deploy</span><br></pre></td></tr></table></figure><p>More info: <a href="https://hexo.io/docs/one-command-deployment.html">Deployment</a></p>]]></content>
</entr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