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2 lines (24 loc) · 3.63 KB

gf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2 lines (24 loc) · 3.63 KB

The Google File System

场景: 存储的绝大多数文件是大文件(通常在100MB以上);绝大部分文件的变更是采用在追加新数据,而不是重写原有数据的方式;一旦写完之后,文件只能读,而且通常只能顺序读

架构

  • 一个GFS 集群包含一个单独的master和多台chunkserver
  • 文件都被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master会对每个块分配一个不可变、唯一的64位的块句柄来进行标识。Chunkserver将块作为linux 文件保存在本地硬盘上,并且根据指定的块句柄和字节范围来读写块数据。为了可靠,每个块都会复制到多个chunkserver上。
  • Master维护所有的文件系统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
    • 命名空间
    • 访问控制信息
    • 文件到块的映射信息
    • 块的位置。
  • Master节点还控制着系统范围内的活动,比如,块租用管理 、孤立块的垃圾回收、以及块在Chunkserver间的迁移。Master用心跳信息周期地和每个Chunkserver通讯,向Chunkserver发送指令并收集其状态。
  • 客户端询问master它应该联系哪一个Chunkserver, 然后和chunserver交互并进行读写操作
  • Chunk的单个大小为64MB,master为每个chunk维护了少于64B的元数据信息, 所有chunk的元数据信息都存储在master的内存中,也就是说,GFS的单个集群容量上限为x PB,x为master的内存大小xGB。
  • master通过操作日志进行故障恢复,定期进行快照以缩短日志文件大小

一致性模型

  • 命名空间的变更是由master单机完成的(包括文件的删除和创建以及移动),命名空间锁保证了原子性和正确性。
  • 单个客户端写文件时,所有chunk server都写入成功后才会在master 元数据中写入成功, 并返回给客户端
  • 多个客户端并发写相同的文件时,primary chunk server会对写操作进行排序,然后通知其他副本的chunk server按照排序的结果执行,最终只有一个客户端会写入成功,但不能确定是哪个客户端。 所有chunk server的数据都是一致的
    • 实际上目前的dfs实现中,多个客户端并发写同一个文件,通常会先分配一个临时的文件名,然后在写入完成以后由master进行原子MOVE操作,先写入完成的那个任务会成功
  • 单个客户端append record时,如果append操作失败,有部分副本chunk server没有写入完成,那么客户端重试时,之前失败的chunk server会填充padding,然后在所有的chunk server上重新append这份record,并返回最后一次append成功时的写入的offset。 所以append操作可能会造成chunk server中的文件副本不一致,但是append操作返回的offet读到的数据一定是一致,因此需要应用层记录每次record的索引(offset),或者对该文件的每次record进行校验。
  • 多个客户端并发append record,参加上两条,由于primary chunk server会对操作进行排序后再广播,因此仍然是defined interspersed with inconsistent

租约

  • master为每个块的某个副本分配一个租约,持有这个租约的副本是primary chunk server,当他故障或失联时,master会分配租约给secondary chunk server。只有持有租约的chunkserver才能发起写操作。
  • master为每个chunkserver分配了一个版本号。chunkserver失效后,当master授权新租约时,获得租约的块的版本号会增加,然后通知其他的chunkserver应用该版本号,如果一个chunkserver失联,他上面的块副本的版本号会小于主副本的版本号, 这个块被称作过期副本,会在之后的垃圾回收中移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