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65 lines (84 loc) · 14 KB

2016-12-30.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65 lines (84 loc) · 14 KB

#我们重新认识了“差异”

这句话其实在坊间非常流行,甚至,会成为一定圈子内的“政治正确言论”:

有钱了不起啊?

某种意义上,这是语言文字本身作为表达工具常常过于简陋、过于含混造成的。我猜,绝大多数人在说这话的时候,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虽然你有钱,可是你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者是:“我并不会因为你有钱,就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

虽然这些都是对的,但过于含混的表达其实常常会反过来塑造自我理解。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内嵌着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 心理崩溃 ”。

长得丑的姑娘很少有可能收到情书,可她们对自己“收不到情书”的这个事实有着属于她们自己的另外一个解释:“我才没有她们那么不正经呢!”

吐槽抱怨,嫉妒愤恨,这些都是我们的某种本能,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它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各种技能,战胜天性的过程。

当我们展现这些天性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将它“合理化”。所以那些在你看来不顺眼的事情,就会越来越不顺眼。

如何克服这样的本能呢?

其实方法不复杂,你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对我的成长有没有帮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始做。做着做着,你就会自然去“合理化”它,进而督促自己把它完成。

有一些不美丽的天性没关系,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利用它们。 再比如,很久之前,我自己就是不怎么会说话的人,经常说话得罪人,经常说话不得体——可当时我对自己的这个缺点有着另外一个“理直气壮”的解释:“我这个人就这样,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只会直来直去……”

上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成绩差的学生都自卑的,相反,他们通过自己的一套解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优越感:“别看他成绩不错,可实际上什么都不会!”或者:“我妈说了,现在成绩好的将来不一定就过得好!”

尤其后面这句话,格外具有迷惑性,因为它看起来就是真的——可事实上,现在成绩差的,也同样将来不一定过得好;进一步,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将来都不一定过得好,可问题在于,同样被表述出来的“不一定”实际上却并不一定相同,那八成的概率也是“不一定”,两成的概率还是“不一定”,怎么可以等同视之呢?

当我们没钱的时候,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跳出来,尝试着给我们找出另外一个能让我们心安,不至于使我们崩溃的解释,一个角度不行,就换个角度,不行就再换,直到找到为止。

比如“有钱了不起啊”, 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可以让自己“足够心安”的解释。我们常常听到的“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钱买来的”也是这种——事实上,确实有用钱买不来的东西,所以,你有钱没钱都买不到,于是,“有钱”不是优势,“没钱”也不是优势,最终的结果是,“没钱”依然是劣势,因为没钱的话,“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买不到,这岂不是更惨?!

这种行为,平日里我们将之称呼为“找借口”,虽然是个不太精准的概念,却也能凑合着用。

所谓的“找借口”,就是为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千方百计地去找一个令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一个不行,就换另一个,再不行,就接着换,实在找不到,就耍赖,反正“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现实”(现实是什来着?)

“有XX就了不起啊”真是一个万能的模板。

在这个句型的帮助下,你甚至都不用思考,就能找出无数个“借口”。

这刚好符合了多数人“找借口”的刚需。

人总是习惯去做简单的事,而回避困难的。相比于“找借口”这么简单的事,“找方法”就显得无比困难了。

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在这一次选择中产生的。

对于你来说,生活中真正的刚需到底是“找借口”还是“找方法”,将极大程度影响你的未来。

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事情一定有解决方法,但做不好事情一定有对应的借口。你愿不愿意放弃部分安全感,试着去找一下方法,将是你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找借口,这个“自我保护机制”,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鸵鸟策略”。鸵鸟遇到极端危险的时候,就会伸长脖子,紧贴地面而卧,甚至将头钻进沙中,身体蜷曲一团,完全不顾除了头之外的部分其实无法隐藏(据说偶尔能因为鸵鸟自身暗色的羽毛而伪装成岩石或者灌木丛,躲掉一些其它动物的追捕,可猎人常常不可能被它们这样就蒙混过关)……

进而,这种思考模式,往往是“不顾一切”,“只要有一点说得过去就行了”,于是,若是你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有“找借口”习惯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早已经养成了习惯,不仅在找借口的时候这样,事实上会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做到“肤浅地思考”,处理任何“因果关系”的时候,都是哪怕有那么一点微弱的联系,都直接跳进“因果结论”,完全不顾还有很多其他情况需要分析,需要判断……他们过分丰富的“找借口经验”,使得他们根本无法进行任何深度思考,甚至,他们永久丧失了一种能力,分析能力——唉!这可是搜寻财富机会必不可少的能力。

甚至可以直接这么说:

搜寻财富机会,只靠分析能力。

以后我们还会讨论,最终会明白,其实,连运气这东西,其实也一样受分析能力的影响,不信走着瞧。

“分析并作出判断”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并不局限于投资理财。

不论你是过马路,还是选择职业,最终都需要你根据现有的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我们之前讲过的珍惜注意力,抛弃部分安全感,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上。

你看那些“有钱人”,几乎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很多时候,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试错。看着傻瓜如何冒险,从中汲取经验就可以了。 当然,他们也会去实践,只不过他们会躲掉明显的坑,达成目标的效率就相对高很多。

话说回来,我们不找借口了,我们面对现实罢,“有钱究竟哪儿了不起呢?”

为了方便我们分析得清楚,得先明确一下“了不起”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你有很多钱,我没有多少钱——假定这是一个现实——那现在,“了不起”的对象,并不是你或者我,而是“你和我之间的财富差异”。

对,那个 “ 差异 ” 很 “ 了不起 ”。

不仅中国如此,每个国家都有“合格投资者”的定义。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1.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这里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单个项目投资能力不低于 100 万元”,这个条件的意思是说,合格投资者基本上应该有能力投资若干个 100 万元的项目……100 万元,听起来并不多,因为在中国很多家庭买房,动不动就几百万元(当然,其中绝大多数家庭是贷款几百万元才能买房)。

可实际上呢?甲有 100 万人民币的闲钱,乙有 10 万人民币的闲钱,这中间的差异是 90 万人民币,9 倍……已经是很大的差异了,可若是再细想想,很可能远远不止 9 倍,而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差异。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真的很大,大到超出你的想象。

无论是思考方式,还是脑子里的逻辑概念,可能都有着天壤之别。但是我们却发现不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隐性的,我们无法一目了然地区分它们。

但是“金钱”则不同。它就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是多是少,马上见分晓。所以自然会戳中一些人的玻璃心。

但是“认清差异”是我们消除差异的第一步。

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事实,不敢正视现实差距,那即便有再好的方法,也不能帮你摆脱困境。

看到了别人的财富,要想到这只是内在差距的外在体现而已。

试着去学习对方的优点,从内到外不断磨平差距,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地方。

算算呗。你一个人,在北京生活,每月税前工资 2.5 万人民币,税后,再算上五险一金之类的,拿到手 1.7 万多一点点,在不特别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你能存下多少?很多人两千都存不到——这是事实,更是另外一些月入仅 5000 的人想象不到的事实。假定每个月能存下5000,一年也才总计六万,简单一算,也就是说,需要 15 年的时间才能弥补那“90万的差异”——这还是在下面的两个前提下:

1.假定没有任何意外发生(15 年没有意外发生其实很不可能);

2.假定那差异 15 年后不会变大……

这里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你能活几个 15 年?

差异很大,差异很了不起——是否认真尊重那个差异,在我看来实在是最重要的“大脑重塑”动力。不尊重那个差异,就会没完没了地接着找借口,最终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事实上忍受那个差异带来的后果与压力——而后大脑被塑造成另外一个样子;反过来,尊重那个差异,就等于已经接受现实。认真面对现实的人,即便是“难受”,也是“正确的难受”,因为那个“难受”会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大脑不断被塑造成一个更适合寻找机会、积累财富的机器。

开始深刻地对待“积蓄”这个行为;

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开始认真投资自己(其实主要是时间与注意力);

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不成长,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开始认真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类的念头;

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于是不断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自己的思考模式;

……

我们很难想象这世界最有钱的人究竟有多少钱,但,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很容易理解穷人有多穷——进一步很容易明白如何才能尽快做到“没那么穷”。

几年前,美国一家公司做过调查,在美国,大约有 43% 的成年人拿不出救急用的 1000 美元——这可是在发达国家!中国的信用卡发行历史,从1986年中行北京分行发行长城信用卡开始算起,到现在 30 年了,大面积发行信用卡也有十多年了——没多久,美国的这个比例,在中国也可能对应:估计有40%以上的成年人其实根本拿不出一两千块人民币的救急钱。

你想办法尽快给自己存上个一万元人民币的“救急钱”,不急到一定地步就坚决不用,就放在那里——你可能已经瞬间超过国内 60% 的成年人了。很遗憾,确实就这么简单。

这世界的财富分配不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基尼系数一直在不断增加。据英国乐施会 2015 年的报告分析,到了 2016 年,你只需要有 7.7 万美元(不到 50 万人民币)的财富,就已经成为全球前 10% 最有钱的人了;而若是你拥有 79.8 万美元(不到 500 万人民币)的财富,那么你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的人了……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摆脱贫困”对那些肯思考,肯进步,肯琢磨,肯通过尝试不断纠正错误的人来说,其实并不难,“大富大贵”很可能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情,但,反过来看的时候,大多数人之所以穷,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真的只不过是思考质量不佳造成的——自己的大脑被自己逐步塑造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还是在自己全然无知觉的情况下。

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积蓄罢。别只盯着那数字,要学会用比例思考,要学会关注差异。

我们之前说过,你要看得见别人的好,这样自己才有可能成长进步。

加上一个“的”字,你就能把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分开来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优点,而全盘肯定这个人,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无视他身上值得学习的部分。

很多人讨厌“有钱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赚钱的能力,而很可能是其他不那么美丽的品质。

这个时候,重要的是想清楚一点:

别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吧,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好的地方。

因为别人的缺点,就让自己自动带上有色眼镜,屏蔽掉他身上的那些闪光点,这样最终损失的只有我们自己。

你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先迈入前一半,然后在那一半里,再想办法进入那一半里的前一半……

你要尊重那些排在你前面的人的财富与你的财富之间的差异,知道那些差异不是用钱的数值衡量的,而是用弥补那个差异所需要的时间衡量的……

于是,你会明白那差异的巨大,你也就有了正确的压力与动力,去提高你单位时间的产出,提高你自己的能力和效率,以便缩短弥补那差异的时间——赚钱太慢,效用减半,等很老了才开始有钱,其实并不美好。

我们都知道,接受现实真的很痛苦,但这是前行的第一步,否则连起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