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1
/
feed.xml
638 lines (351 loc) · 108 KB
/
feed.x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feed xmlns="http://www.w3.org/2005/Atom" ><generator uri="https://jekyllrb.com/" version="3.7.4">Jekyll</generator><link href="/OralHistory/feed.xml" rel="self" type="application/atom+xml" /><link href="/OralHistory/"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updated>2021-10-01T00:50:24+08:00</updated><id>/OralHistory/</id><title type="html">北大附中口述史</title><subtitle>在这里,读懂北大附中</subtitle><entry><title type="html">疾风生劲草 | 那个吃可爱多长大的老师来了!</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teacher-who-eating-keaido"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疾风生劲草 | 那个吃可爱多长大的老师来了!" /><published>2021-09-07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1-09-07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teacher-who-eating-keaido</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teacher-who-eating-keaido"><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109/20210907-1.jpg" style="width:100%" /></p></content><author><name>语文</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何为乐、礼待人 | 北大附中民乐团创建者访谈录</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what's-music-and-regulations"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何为乐、礼待人 | 北大附中民乐团创建者访谈录" /><published>2021-01-14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1-01-14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what's-music-and-regulations</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what's-music-and-regulations"><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101/20210114-1.jpg" style="width:100%" /></p></content><author><name>艺术</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吴蔚 | 北大附中的“上古神鱿”和她的鱿鱼大队</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Squid-brigade-of-Affiliated-High-School-of-Peking-University"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吴蔚 | 北大附中的“上古神鱿”和她的鱿鱼大队" /><published>2020-12-02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12-02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Squid-brigade-of-Affiliated-High-School-of-Peking-University</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Squid-brigade-of-Affiliated-High-School-of-Peking-University"><!-- ![img](/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2/20201202-1.jpg) 吴蔚老师和她的“鱿鱼”们<br /> -->
<p><br /><strong>#关键词</strong><br />生物竞赛 鱿鱼 西楼 老食堂 老体育馆 小花园 篮球场 走班 改革 归属感</p>
<h2 id="前言">前言:</h2>
<p>吴蔚,北大附中生物老师,迄今在北大附中工作十多年了(2010-2021),戏称之前教过除了政治英语体育之外的所有学科,现在主要教生物竞赛,自称“上古神鱿”。<br /> <br />吴蔚老师的学生都称自己为“鱿鱼”。跟鱿鱼的渊源始于16届,当时105教室有一个玩具,被他们称作鱿鱼,从此就像病毒一样开始传染,先是所有东西变成鱿鱼,后来到外号,直到现在成为一个光荣传统,那届毕业的小鱿也叫鱿鱼,现在生物竞赛的群叫做“105鱿鱼大队”。一说鱿鱼就跟暗号一样,知道这是自己人了。<br /> <br />她从小在北京长大,说话时经常带着一些北京话的习惯用语,以及为鱿鱼们所熟悉的各种自造词语,非常有特色,让人过耳不忘。</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2/20201202-2.jpg" alt="img" /> 考试膜拜专用的“鱿鱼塔”<br /></p>
<h3 id="学生时代">学生时代</h3>
<h4 id="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宅与学习">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宅与学习</h4>
<p><br />我从12岁起,就在这里上学(指北大附中)。那一年是小升初头一年电脑派位,但是几个好学校不愿意完全参加电脑派位,也就是招各种诡异的特长生。那时候不仅有文艺体育特长生,还有科技特长生,反正画风就是只要不学习就是好的,学习就是”low”。我是学数学竞赛的,而且北大附是想招数学竞赛的,但是你打着说招数学竞赛生,就是违法。所以给我们假装办了个证明,说我们是计算机特长生,科技特长生。九几年时家里都没电脑,没接触过计算机。我就以计算机特长生的身份乱七八糟地进了北大附中。所以我们那个班都是学数学竞赛的,就好比现在的实验班。因为数学竞赛的男生多女生少,我们班36个男生,就8个女生。初中就天天皮,天天皮。<br />
<br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也不太跟别人出去玩,每天都窝在家看书,死宅。因为没有别的事干,就开始看书。<strong>我家一向的三观就是买吃的浪费,因为吃的一吃到肚子里就没了,看不着了,但是买书不浪费。</strong>当小孩出去玩的时候总想买点自己的东西,买别的不容易获得批准,买书就容易的多。所以就越买越多,就像一正反馈,越看越爱看。<br />
<br />我高二那一年赶上非典,停课了55天,那个时候我没电脑,就名正言顺逃作业。线上教学有的时候要用电脑,我就以没有电脑的理由逃作业。有了时间就在家宅着写东西,平时坨在阳台上晒晒太阳。我正经写掉一个本,十多万字,各种文学评论。我小时候不像你们现在小时候就写文写小说,那个时候不兴这个。我正经看严肃文学,咕咕咕咕写了十多万字,特别欢乐,那个时候反而成了中学时代最欢乐的记忆。<br /></p>
<h4 id="拆得掉建筑拆不掉回忆">拆得掉建筑,拆不掉回忆</h4>
<p><br />我小时候在这边上课,毕业那年西楼才刚盖好。我们的毕业典礼蹭上了一次那个大礼堂,那时候还不叫“致蕙礼堂”。后来我回附中上班只教高中,那时候,高中在西楼,所以我主要活动在西楼。有一回我在西楼迷路了,礼堂那块儿旁边,楼梯上去是二层的实验室。当时和比我高三届的,原来北大附中的一位红校服老师,那天我们聊着天,走着走着,就迷路了。他小时候都没西楼,他更迷路了。我们在那块转了半天,后来终于找到方向了,特别丧尸!<br />
<br />还有食堂,当时我高二的时候推翻了原来的老食堂,新食堂我们高三正经用了一年。那个时候是,从一楼到二楼,那个电梯还是开的,吃饭就可以坐电梯,还挺欢乐。西楼的北边那块,现在不是离墙根很近了嘛,没有西楼的时候,那块就是一菜园子,正经浇大粪,搞生态农业。在那后头还有一排平房教室,我们还在那上过课,然后看着浇菜,太丧尸了。<br />
<br />还有就是,北楼这边,原来是老体育馆,我们刚回来的时候那老体育馆还在,还跟原来一模一样。然后体育馆二楼是音乐教室,这你们不知道。老体育馆二楼也有一圈教室,其中有那音乐教室,小时候我们在那上音乐课,然后比如校友日我们同学回来了,那就我负责接待,我带着他们窜到那个老音乐教室,我们一块儿唱歌什么的。然后还在体育馆那个大舞台上玩滑板。当时的大舞台其实就跟礼堂那种舞台似的,过去演节目集会什么的,我们没有大礼堂,就都在体育馆里头,只要把那个羽毛球网子撤了,大家就都坐在地上,一排一排的。现在红砖那还有当时我们年级和我们上一年级集会的照片,那里头还有我呢,我还能找着我。然后那个,后来上到哪年来着,呆了几年以后老体育馆掀了。<strong>老体育馆掀了,难过半天,老校门掀了又难过半天。</strong><br /></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2/20201202-3.jpg" width="95%" />北大附中60周年校庆展览的集会老照片【来自红砖】<br /></p>
<p><br />再后来,小公园掀了,难过半天。然后现在咱们升旗那个地方,我叫它“下沉古罗马斗鱿场”,原来是带网子的那种篮球场。那个是我从小学六年级来北大附上课的时候,是98年,那个篮球场刚盖好,等于是维持了二十年然后给掀了。相当于是篮球场最新的时候,我就在这玩,一直看到它被掀了。<br />
<br />然后更喜欢的一个就是那小花园嘛!现在的大草坪那里。那原来是一个小花园,有一个小水池,然后后来怕大家出危险,就把水抽了,但那池子在。我们初一那会儿,在南楼上课,平常老跳那池子里头玩耍去。池子里面有水泥大蘑菇,然后大家就都在那蘑菇上头写字——到此一游什么的。然后逮到或者捡到什么死掉的动物什么的,就埋在那土里头,设计一恶搞坟头,然后一到考试去那拜拜。小时候特爱干那个,后来我教书之后,初中的鱿鱼在东楼中间天井这也是埋了一什么东西,设一坟头,一到考试就在那拜,我发现跟我们小时候干的事一样。特别丧尸,<strong>小时候都有这个阶段。</strong><br /></p>
<h4 id="高考我是正经北大附理科第一名">高考,我是正经北大附理科第一名</h4>
<p><br />高考,我是正经北大附理科第一名。文科考不会,史地政的答题方法学不会,我史地政的水平连过会考都困难。地理觉得自己稍微会点没复习,结果考了一B,那时候还分ABCD,政治历史是完全不会,徒手考绝对不及格,就暴力背会考说明,后来考一A,特高兴。从此以后我的这帮鱿鱼要过会考的时候,问我怎么办,我就说背会考说明,肯定没问题。<br />
<br />到了大学,我学的是生态学,一年级二年级基础课跟学自然地理的在一块上,等于生态是需要比较强的地学基础。老出野外,特别欢乐,这段就是最欢乐最值的时候了。我们去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是平常个人旅游的话绝对不可能去的,它是按照地貌特点来考察的,就这样去了好多地方。地貌实习就几个老师带着,每个人带一队,那些地方连当地村民都不去。就我们在那,每人发一草帽,拿一个地质锤,你们现在看新闻也可以看到,看温家宝爷爷小时候学地质,他那些照片就戴一草帽,拿一小红本,拿一罗盘拿一地质锤——标配。我们当时也是拿着这些传统的东西,因为它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用GPS的,咱们现在有的时候觉得GPS特神,定位特别准,真是到了地形特别诡异的地方,它误差特别大。所以最开始小时候都是学一套最原始的方法,用罗盘测角度,测方位。<br />
<br />有一天我们这一队走着,远远地来了一队,他们都拿一榔头戴一草帽,走近一看,是我们自己人,一想这个地方还有谁,这个打扮。在当地那都特小的小县城,县城小到一进城就这么一条直的路,两条横的路,没了!还都是土路。县城最大的一个建筑是邮局,因为这有可能是国家统一拨款的,就这么一楼,别的百货商场就三层楼。特别简陋的感觉,你看大城市都这样了,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地儿是这样的,这已经是县城了,还有更偏僻的地方。县城的招待所也是,小三层那样的,也有个小破电梯。我们每次挖完山刨完地回来,男生举着一铁锹,女生拿着一锤子,一起上电梯,有的时候路人一起上电梯就特别惊恐,周围一帮人举着榔头,就特别欢乐。每次喝水都要剩一口,留在回程的路上喝,不然特难受,反正有一些很小的事情啊,一想就特别好玩。<br />
<br />这就是大学最好玩儿的经历,其他的课堂什么的,都能接触到,没什么可奇怪的。所以我现在的这帮鱿鱼上北大,我就说如果你们暑假小学期就是自由选这些野外实习课,就蹭他们地理课的实习去,太乐趣了。<br /></p>
<h3 id="教师生涯">教师生涯</h3>
<h4 id="教师是喜欢的职业也有机缘巧合">教师是喜欢的职业,也有机缘巧合</h4>
<p><br />我后来大学一毕业就来了附中,本身也喜欢,正经在大学阶段我就把教师资格证考下来了。我正经老革命了,本身也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哄哄鱿鱼们挺快乐,相对比较轻松。而且说白了也有一些机缘巧合,<strong>正好我要找工作的时候,咱们学校也正好要招生物老师,我们也是考试,一百多个人报名考试我是第一。</strong><br />
<br />我来的时候就是学校改革第一年啊,校长是09年来的嘛,10年开始就着手改革了。我就记得放完暑假的下一年就开始走班,之前还都是完整的班集体呢,然后就得练一下走班。所以有一件事儿记得很清楚,考完期末考试之后那两天,大家就开始练习走班制。排了一个走班制的课表,然后所有的鱿鱼就跟社会主义幽灵似的,背着书包这窜那窜,那届是12届。<strong>制度的编排,所有的变化,我是从头看到尾,确实学校是越改越合理了,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在改。</strong><br />
<br />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改革最大的毛病就是那个大桌子,一直都推行那种大家坐在一块讨论的大桌子,这还是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因为大家坨在一块说话,考试互相抄,我每次章测我得出五种卷子。还有一点,就是过度强调要进行讨论也不行。没学会走怎么就先跑啊,还是得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最开始有时候推得特猛的时候,就是提出一些概念专业术语,不用理,不用讲,就是全做探究。这也有点矫枉过正,专业术语也算是科学素养之一,识别以及准确使用专业术语是唯一的在科学平台上交流的工具,不能说连这个都一棒子打死。所以开始仔细想有一些细节确实比较矫枉过正。<strong>但感觉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所谓矫枉必须过正,是得有一段这种,但是这种过渡期不能太长。</strong><br />
<br /><strong>最开始那几年我算是在改革的道路上跑得比较远的。借着这个契机,我开设了很多花里胡哨的课。</strong>选的人普遍是出国的,他们不用怎么砸基础知识,完全长知识的就可以,所以我可以试验很多特别诡异的玩法。那时候教的地理,就好比你们学的区域地理这块,我才不会讲什么巴西的雨林,山西的矿,我就开始从田野调查的方法的角度教他们,让他们走访社区。比如说你这一块地方哪些楼是什么时候盖的,社区是什么时候盖的,哪个单位什么时候搬迁的,居民成分的变化,然后做一个报告。我那会上课这种诡异大作业非常多。<br />
<br />后来慢慢的我开始教高考的,竞赛的,就是有一个外部考试卡着鱿鱼们,不是说纯凭能力啥的。我小时候不怎么上学。我老生病,我一般来就是期中期末考试,有时候突然平时兴致一好来上学,同学非常惊悚,今天是不是要考试了!不是,其实我就是高兴,我今天身体还比较好就来了。<strong>所以光是从学知识的角度,说锻炼能力,学校不是唯一,学校还有一个的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咱们练习外部考试的技巧。</strong>毕竟咱们现在的阶段,高考还是一个最公平的竞争方式。我自从教这个高考科目,这帮学生的群体是以后需要高考的,那我对比如说研究外部的题,怎么教他们去看书,怎么教他们从出题人的角度来理解哪儿可以去挖空,这些东西我说得就更多了,我对这些东西关注就更多了。<br /></p>
<h4 id="生物竞赛教学是专业也是巧合">生物竞赛教学,是专业,也是巧合</h4>
<p><br />那一段时间(2015年),正好那几个学年学校要加强竞赛,但是生物竞赛连着几年一直没人管。<strong>虽然生物竞赛不重要,但是有鱿鱼对这个感兴趣,得给他们一个学习平台啊,所以我就把这摊子支起来了。</strong><br />
<br />那一年特别累。我同时有4门不同的课,每个礼拜都在备课,备得我头都没了,还得准备好多竞赛的东西。现在生物竞赛这个摊子支起来了,一年年越来越行。有的鱿鱼对这个有兴趣,至少有了一个学习的地方。以后他们不一定真是为了在竞赛中得奖,哪怕只是长点知识——比如说医学方面的——对学习也是有利的。就像他们好多上北医的学生,北医觉得你们都是学过生物竞赛的,那些基础课不用讲,就跳过不讲,直接考试。在我管生物竞赛前的那几届——从17届开始我管的——15、16届上北医的,他们就在礼拜天回到北大附,来听我的生物竞赛课,不然课内的考试过不了。我还给他们发生物竞赛题,去对付北医的考试,过程特别欢乐。等这帮小孩上到高年级,学习比较好的就会回来帮我讲一些专题,大的带小的,就这样积累了很多资源。<br />
<br /><strong>我是个基建狂魔。</strong>因为我在学校待的时间比较长,105就是我的“窝”,而且有些小孩跟我特别亲近,这也等于是他们的“窝”。所以我就想造出这么一个符合我们画风的、确实有用的这么一个地儿,学习的环境。<br />
<!-- <br />![img](/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2/20201202-4.jpg) 西楼105<br /> -->
<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2/20201202-4.jpg" width="95%" /> 西楼105<br /></p>
<p>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咱们学校前几年整个的学习氛围不好,大家在书院活动室老玩耍,爱自习、爱学习的小孩没地方待。那时候105就是一个收容所,后来就一直延续了这个画风,后来这个新“鱼缸”,北楼303,也是放好多书,把当年105的书也都搬过来了。除了那几个大桌子,所有家具都是我买的,或者是同学捐的。拿着捡的破烂,凑起了这个窝。<br />
<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2/20201202-5.jpg" width="95%" /> 北楼303<br /></p>
<p>我这是有个古怪的习惯,就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先把平台搭起来,然后这个山头立起来了,然后再开始干活。现在有些小孩,比如性格不是很外向,书院活动不是那么多的话,也不是特别敢跟同学们主动交流,没有班集体、精神的归属更加少,<strong>有些鱿鱼就喜欢坨在我那儿,我这个鱼缸就属于他们的一个班。</strong>以后回忆起来,这也算是一个美好的回忆。<br />
<br />我光棍嘛,所以每天就是在这(生物教室)坨着,一直坨到晚上,再回家睡觉。所以有的鱿鱼家里头没人管,动不动一说就是:<br />“我家长跟我那小弟弟,他们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了,剩下我一人怎么办啊?”<br />我说“来105学习吧(过去在西楼105嘛)”。<br />于是他们就一直在这学习。恨不得中秋节这些假期都来问我“您中秋有什么安排?”<br />我说“没有”。<br />“那咱们来105学习吧!”<br />反正我也没处去。“好吧!”<br />
<br />大约从14届开始,就有一些跟我特别熟的鱿鱼了。有个初代目的鱿鱼(指第一届),家里家长比较忙,真就像是我们这105的老师们给她一手养大的。这以后,每届每届都有这种特熟悉的鱿鱼天天待在这,毕业了以后也回来一起玩耍。<br />
<br /><strong>我跟14届的小孩差了10岁,就像是哥们弟兄关系。</strong>和之后这些也就差十几岁,差得也不多,以后大学毕业了,他们有时候也会来跟我去新中关吃顿饭,还愿意一直陪着我走到家,再跟我说再见——感情都是非常深的。当时,有的届的学生爱玩乐器,就把乐器都扛过来,藏在教室的柜子里。周五的时候作业写完没事干了,每人拿个乐器,就瞎奏瞎弄,跟闹鬼似的。你们那些万圣节的鬼舞会,都没有我们这个带感。有时候我们学习晚了,就可能十点多再出校门——那个时候学校晚上还没关门——而且那帮鱿鱼住得离我家特近,我就直接提溜着他们顺路回家,把他们扔回小区,我再回家。<br />
<br />那个时候,大晚上九、十点多,能忽然看到这教室亮着灯,里面传出鬼哭狼嚎的音乐,跟鬼屋似的。在回家这一路上,我也会摁着这帮人背课文。我说一句“自觉”,他们就开始背“六王毕,四海一……”。一个礼拜能背一篇,高三前把语文背诵篇目全背完了。我经常这么饲养他们,特别高兴。<br />
<br />夏天有的时候,我自己在这学习,蚊子太多,就叮我一个人。我就把那帮鱿叫过来,骗来105学习,帮我分担蚊子。<br />
<br /><em>采访、撰稿:陈斯婧 杜楷源 张艾琪 张沁月<br />受访人:吴蔚<br />采访时间:2020年12月2日</em></p></content><author><name>生物</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关键词生物竞赛 鱿鱼 西楼 老食堂 老体育馆 小花园 篮球场 走班 改革 归属感</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夏一凡 | 戏曲、工作、生活,如何造就一个有趣的灵魂?</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Opera-work-Life-how-to-create-an-interesting-soul"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夏一凡 | 戏曲、工作、生活,如何造就一个有趣的灵魂?" /><published>2020-11-27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11-27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Opera-work-Life-how-to-create-an-interesting-soul</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Opera-work-Life-how-to-create-an-interesting-soul"><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png" width="60%" /></p>
<p><strong>#关键词 生物 戏曲 花旦 熙敬 团委 交际</strong></p>
<h2 id="序">序</h2>
<p>夏一凡,字乐童,北大附中行知学院生物教师,同时也是北大附中校团委的团委书记及熙敬书院督导。</p>
<p>在校内,夏一凡老师是个不论何时都充满活力与温暖的人,在老师和学生中都呼声极高;在校外,作为麒麟剧社的当家花旦,他独具特色的唱腔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受到广大戏迷的喜爱。</p>
<p>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这样一个开朗乐观,善于协调交际的夏一凡呢?
<br />
<br />
<br /></p>
<p align="center">昏黄的灯光、寂寞的妆镜、如血的胭脂</p>
<p align="center">凌乱的妆台、兰花般的玉指、黛青的眼眉</p>
<p align="center">巧笑的美人、震天的锣鼓、如泣的胡琴……</p>
<p align="center">一曲终了,丝竹骤歇。</p>
<p align="center">台上的“夏姐姐”在刹那间爆发的掌声中从容转身,</p>
<p align="center">绚烂的灯光倾泻而下,最终一切又归于沉寂。</p>
<p align="center">幕布缓缓下降,他站在原地</p>
<p align="center">带着满腔的热爱与温暖</p>
<p align="center">热泪盈眶。</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2.png" alt="img" /></p>
<h2 id="自述">自述</h2>
<p>我叫夏一凡,北京籍。1993年出生,自出生起就住在北京,一直也没离开过。</p>
<p>我的性格相对比较外向一点,但因为我是双子座,所以多少有点儿两面性。如果特别熟的话就能玩得很开,但是如果不熟的话,可能就比较慢热,会让别人感觉比较高冷,不太好接触。</p>
<p>我的家庭是“<strong>四角俱全</strong>”,现在我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在。家族也称得上庞大。像爷爷这边儿,单我见过的就有五个兄弟姐妹,像姑奶奶呀,二爷爷呀……所以从小我在人际关系上就算是比较练达,或者说学起来更加容易。</p>
<p><strong>也正是这样健全的家庭,让我一直生活在一个被爱包裹的环境里。</strong></p>
<h2 id="儿时记忆">儿时记忆</h2>
<p>自小学开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的各种错儿。因为打小儿特叛逆,小学老师给我的评价是“老鸹落猪身上”(就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其实中国本土的猪都是黑猪,现在的白猪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意思就是看人黑,看不见自个儿黑,得理儿不饶人。</p>
<p>我记得小时候特不爱写作业,三年级还赶上了非典疫情,学校都停课,假期作业我就一笔都没动。我小时候跟着我奶奶长大,奶奶送我上学,然后老师就给我奶奶看,说:“您瞧您家孩子,一笔都没写 ”,我奶奶呀,就提溜着我,跟我说:“就这,您老人家还舔着脸来交呢?”不过这回还是没让我改成这毛病。</p>
<p>后头又有一回暑假作业我又没完成,老师就非让我在教室里补,还不让上体育课。我就寻思着,狂补那玩意儿没有用,我本来也不爱写,后来我就从老师放作业的柜子里抽了一本儿别人的,傻不拉几还用涂改带把人家名儿给涂了,改成了我的名儿交。但是后来一下儿就被识破了,一是因为涂改带涂名字,二是里头的字迹也不是我的,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紧接着就是找家长、写检查,闹得沸沸扬扬的。(笑)</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3.png" alt="夏一凡给奶奶在家扮相"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给奶奶在家扮相</p>
<p><br /></p>
<p>我人生挨的第一次打就是因为这个。我爸拿过去那种木头做的老衣服架子,大概得有一两公分厚就一下就给掴折了,打得特别特别狠。但是那之后我好像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吧,能够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对。所以说孩子还是得及时引导修正,后来就比较懂事儿了。</p>
<p>我初中时代有一个特别难忘的人,就是我的班主任,她对我影响特别深。在我们上中学那个年代,她属于比较开放的老师,周五放学她会带着班里的同学出去玩儿,要么是她请客吃饭,要么带我们去KTV唱歌。记得她当时特别爱好文艺,唱歌唱得特别好,有时候还带着她家孩子和我们一起去爬山郊游。那会儿我就觉得呀,<strong>有这样一个老师让我特别盼着上学。</strong></p>
<p>我初中是原来的新源里(即现在的清华附中朝阳分校)。高中在日坛中学。因为打小儿学戏嘛,高中的时候会比较频繁地去演出、比赛。但好在学校一直挺支持的。当时我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记得高二有一回元旦晚会学校说因为场地限制就不办了。但是我又特想做这事儿,所以就越过了年级组长直接去找了副校长,然后就被年级组长批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小时候的性格还是挺冲的。</p>
<h2 id="戏曲人生">戏曲人生</h2>
<p>我打小学戏,9岁开始学,学了18年了。</p>
<p>我姥爷是河北梆子演员,一开始的时候就跟我姥爷学。那会儿就特别喜欢,一下就开窍了——小时候就喜欢长袍马褂啊什么的,后来就喜欢戏曲,开始喜欢评戏,后来呢就开始喜欢京剧,九岁才开始学。</p>
<p>就记得那天晚上,我跟我爷爷奶奶在家看电视。然后那个戏曲频道就放《铡美案》,包拯唱段,那个经典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我当时就对那个唱腔特别感兴趣,就想学。但那会儿家里又没有电脑,词儿啊什么的光听一遍我也没记住,我就连夜——那会儿已经晚上9点多了。然后给我姥爷打电话,我姥爷他们家在延庆,我就在电话里,让姥爷教我。(笑)</p>
<p>初三大概算我正式的戏曲启蒙阶段吧,一直是姥爷带领的,可以说,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我姥爷。</p>
<p>初中那会儿我还没减肥,最胖的时候是238斤。赶上初三体育加试,再加上那会儿对戏曲特别的痴迷。每天就是练啊练,也节制饮食,后来就瘦下来了。戏曲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功,叫跷功。不是踩高跷,而是模仿过去妇女的三寸金莲。先用木头削成三寸金莲的形状,然后就跟芭蕾舞一样,上面有一个跷板支撑,脚踩在跷板上。跷板的坡度特别高,在75度以上,就像是一个大高跟鞋,但是它没有跟。所有重量基本都集中在前几个脚趾上,以大拇指为主。跷功也叫东方芭蕾。把它裹在脚上,然后用那个木头小脚代替真脚去走路。那会儿我特别特别痴迷这个,但不是说是一癖好啊。<strong>我就是觉得,这是一种历史传承,也是历史的一个见证,它还是一门技艺,值得传承和记录。</strong></p>
<p>我大概14岁开始练跷功,我那会儿还有二百多斤呢。这跷功分硬跷和软跷,软跷还好点,一半是木头的,前边儿你有几个脚趾是可以着地,硬跷就是完全脚不着地。我一开始踩的就是硬跷。当时我回家裹跷鞋,也没有什么经验,然后我一站起来,根本站不住,就滋儿一股钻心的疼。然后我一下就摔到床上了(还多亏就是在床上绑的,站起来就摔床上)然后当时,哎呀疼的我这眼泪就在眼眶里边儿打转儿。</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4.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练习跷功(17岁)</p>
<p><br /></p>
<p>学习跷功是我以成绩跟我妈做的交换,因为我妈说不能让这些个影响我学习。他们认为,已经练得这么深了,也许会影响我学习。然后我就说那我期中考试达到什么程度,您就得给我…… 然后他们就同意了啊,我当时躺那儿,我就感觉,我去,就真自作孽不可活(笑),心想,那这刚买回来,我要不练,太打脸了,就是咬着牙还得练……</p>
<p>那会儿我周末包括寒暑假,一直到高三之前都会早起。周末早上六点起床到朝阳公园里边儿去练功,每天都得练一个多小时,就这样慢慢就瘦下来了,我在高三毕业的时候是最瘦的。那会儿在上大一的军训就才一百二十多斤,然后到现在反弹了……</p>
<p>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倒仓了(男生变声),大嗓儿唱不上去了,后来逐渐长了小嗓儿,才去学的旦角儿。我姥爷因为是河北梆子专业,京剧这块儿认识的人也不多。上初三的时候,舅姥爷把我带到了《西游记》续集沙僧的扮演者刘大刚老师那里,他是北京戏曲学院架子花脸演员,是和舅姥爷一块儿排戏认识的朋友。他带我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说去天坛公园呀,包括去外面票房活动呀,也是多认识认识人,想着多看看多听听,这么着才逐渐进入了所谓票友这圈子。</p>
<p>我十六岁才和马连良大师的侄子马崇禧先生学的旦角儿。马崇禧先生也是教师,他是教地理的,家里是干这个的,所以和名旦们如梅兰芳啊,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这四大名旦,关系都比较亲近,素有交往,在家里耳濡目染学的戏。他们经常晚上一块打麻将,以前是串胡同那种,他便经常上那儿去捋叶子(偷学),也正式学过。京剧有规矩:“票教票,瞎胡闹”,就是说不是专业的,再教一个不是专业的,就叫瞎胡闹。于是时间久了,马先生本着这么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就说,我给你说戏没问题,但是拜师够不上,要不就认你做我义子吧。于是我就一直是义父义父的叫着,拜着。</p>
<p>马崇禧先生一直在圈儿里,后来把我引荐给了京剧院的老师们,比如重庆京剧院的沈福存老师,天津京剧院的孙元喜老师,吴吟秋先生等。12年的时候正式拜在了梅兰芳先生的关门弟子——毕谷云先生的门下。后来也跟坤旦的老师们学过戏,像是李开屏老师,她是跟中国戏剧学院的院长,也是四大名旦的老师王瑶卿先生学习的。</p>
<p>现在我一直坚持的就是毕老师——一直就是继承衣钵。李开屏老师是我一直跟着正经学东西的老师。戏曲这块儿的老师也分很多种,像是我的引师是义父马崇禧先生,真才实学在一直教着东西的是孙元喜和李开屏先生,然后时而点拨一下的名师是毕谷云先生。托我义父他老人家的福,虽然我没有在这圈里,但还是师从过许多名师,丰富我的戏剧学习。</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5.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和义父马崇禧先生</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6.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和毕谷云先生</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7.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和李开屏老师</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8.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和马玉琪老师(四郎探母后台合照)</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9.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和王紫苓老师</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0.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和孙元喜老师(下排左)</p>
<p><br /></p>
<p>我从12年起每周末都在长安大剧院演出,每周末有一个原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先生组织的全国戏剧票友走进长安这么一个交流——就相当于大票房。当时央视经常在那儿录像,在11频道播。14年的时候,我第二次参加这个录像,那会儿是我应该是上大三还是大四,就还没有找到自己正确的演出观和演出风格,加上我又是学旦角儿的,小时候学戏都是连身段什么一块儿学,一直以来在舞台上就是清唱带点身段。以前觉得这还挺好的,但是在央视这么高的平台,再加上镜头一放大,就会显得特别扭捏作态,让人看着不太舒服。但是我那会儿没有这个意识,然后我还是就像彩唱(扮上相唱)一样,在台上撒了欢儿地招呼。后来央视一播,网上的评论区就骂声一片。当时虽然没有感觉很失落,但心里也不好受。</p>
<p>这算是一个转折点吧,之后就开始更去琢磨怎么在台上演得好,注意什么样的场合需要什么样的尺度。比如你清唱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什么风格,你彩唱又应该是一个什么风格。又比如小剧场,像三庆园这种二百来人的小剧场,它台小,你的动作,你的幅度,稍微的小一点儿就可以了,他就显出来了,动作碎一些也无所谓。但在大剧场就不行,你就得稍微再放开一点,或者说动作稍微的大一点,再到位一些,整一些——你要太碎,那个满台看着就跟着乱。</p>
<p>包括像我学花旦,花旦就有很多跟丑经常搭(戏),像三小戏嘛,就是小旦小生小丑,就有很多玩笑啊,现挂(现挂指演员根据演出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情境里,联系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现场进行即兴发挥)的东西在里边儿,那你在小剧场呢,他可能就放得更开,你就开一些比较大的玩笑,甚至相对俗一点儿的都没问题,但你大剧场就不太好,就要注意一下语言什么的,你使的包袱、你的表演技巧都有差别。可能从那个坎儿上开始,我才逐渐去想这些事情,形成更加稳重的风格。</p>
<p>另一次印象最深的演出也是在长安大剧院。我是16年进的麒麟剧社,也许是学的戏逐渐多了,演出多了,之前也经常参加比赛什么的,我每次谢幕的时候心情都很平静,逐渐开始没有那种激动的,自我的那种感动,或者强烈地感到被认可的感觉。</p>
<p>那次在长安,是我第一次录那个晚会,也是张百发先生第一次听我唱,我当时唱的是一段荀派的《诓妻嫁妹》——这一段呢是我最喜欢也是打磨最久的一段儿。</p>
<p>唱完之后就下不来台了。</p>
<p>我仍然记得,当时一唱完,台下一千多人雷鸣一般的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我谢幕,再谢幕,后来又返场,跟主持老师聊了一会儿,再返了一段才下去。</p>
<p>站在台上的时候,那种久违的,热泪盈眶的感觉突然就出现了。观众席爆发出喝彩和掌声的那一瞬间,感觉之前很多的不认可,或者别的负面的东西全都烟消云散了。我喜欢走自己的风格,就是我无论学谁,学哪个流派学谁的唱段,我都会往自己的风格上稍微找一找。长安大剧院都是懂戏的观众,他就能听出来哪个流派——叫“大同小异,和而不同”。你是在这个流派的规矩里边儿,但是你又有自己的风格发展和唱法,他就很认可你。正是这种真正认可,真正欣赏的掌声和喝彩,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1.png" alt="image" />
<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2.png" alt="image" />
<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3.png" alt="image" />
<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4.png" alt="image" /></p>
<p align="center">夏一凡演出剧照</p>
<p><br /></p>
<p>“正悟人生戏,邪悟戏人生。”</p>
<p>幕布缓缓下降,他站在原地</p>
<p>台下依旧掌声如鸣,喝彩不断</p>
<p>嘈杂的人声中,他又仿佛听到些什么别的声音</p>
<p>是姥爷电话里的句句戏腔,谆谆教诲</p>
<p>是班主任神采奕奕的歌声与灿烂的笑</p>
<p>是奶奶好气又好笑的戳着他的额头,容忍着他的调皮捣蛋</p>
<p>是义父骄傲的将他向前一推</p>
<p>“这是鄙人义子,夏一凡”</p>
<p>他突然感到自己好幸运
自己的人生仿佛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p>
<p>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给予他无数温暖的人儿</p>
<p>永远在背后支持着他</p>
<p>让他总能充满爱与希望</p>
<p>立足于台,闪闪发光</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11/20201127-15.png" alt="image" /></p>
<h3 id="timeline-">Timeline /</h3>
<h4 id="1993年出生">1993年出生</h4>
<p>家庭四角俱全</p>
<h4 id="小学">小学</h4>
<p>不喜欢写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p>
<p>9岁开始学戏</p>
<p>三年级之后醒悟,开始学习</p>
<h4 id="初中">初中</h4>
<p>就读于新源里中学(现清华附中朝阳分校)</p>
<p>与同学关系不错</p>
<p>因为当时班主任的原因,很喜欢上学</p>
<p>初二的时候开始练跷功,一直练到高二</p>
<h4 id="高中">高中</h4>
<p>就读于日坛高中</p>
<p>高中阶段很频繁地出去演出比赛</p>
<p>高二升高三的时候负责策划元旦联欢晚会</p>
<p>戏剧方面:在升高三之前,一直很努力地练功</p>
<h4 id="工作">工作</h4>
<p>2017年12月,硕士毕业来到北大附中实习</p>
<p>2018年7月入职,在三个职位之间平衡:</p>
<p>团委书记,生物老师和熙敬督导。</p>
<p><em>采访、撰稿:翁婉姣 秦韵 邵沐之</em></p>
<p><em>受访人:夏一凡</em></p>
<p><em>采访时间:2020/11/27</em></p>
<p><em>注: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受访人提供</em></p></content><author><name>生物</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对话“北大附中第一帅” | 足球是我的一种生活</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football-become-a-part-of-my-life"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对话“北大附中第一帅” | 足球是我的一种生活" /><published>2020-10-26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10-26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football-become-a-part-of-my-life</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football-become-a-part-of-my-life"><p><strong>足球俱乐部的这份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strong></p>
<p><strong>我觉得它会是我最后到墓碑上的一个重要文字组成部分,代表着我的过往。它跟我儿子一样重要,是我的一种生活。”</strong></p>
<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010/20201026-1.jpg" alt="图片" /></p>
<p>英姿飒爽的刘哥</p>
<table>
<tbody>
<tr>
<td>采访</td>
<td>孙莹,博雅学院口述史人文项目指导老师</td>
</tr>
</tbody>
</table>
<table>
<tbody>
<tr>
<td>口述</td>
<td>刘世哲,北大附中足球俱乐部总教练,人称“刘哥”</td>
</tr>
</tbody>
</table>
<p>采访时间:2020/9/29</p>
<p><em>Q:为什么每次自我介绍都说“党员、已婚、有子、北大附中第一帅”?</em></p>
<p>A:其实我这么介绍自己是因为我没什么可介绍的。我觉得把我概括下来也就这四点。结婚了,有孩子,党员,“北大附中第一帅”虽然是自封的,但是现在已经得到了认可。</p>
<p><em>Q:从自封到得到认可这中间是怎么做到的?</em></p>
<p>A:我逼他们做到的。</p>
<p><em>Q:我听说你会让学生在朋友圈发“刘哥最帅”,来获取过评成绩,这是真的吗?</em></p>
<p>A:是真的。事情是这样的,<strong>大家知道咱们学校的分是绝对评价,有可能学生最后成绩是94.7,差零点几分没上去,学生觉得很可惜,我也觉得很可惜。那我就会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发朋友圈说我帅,集赞等。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个是对我的课程的宣传,另一个也说明他努力了。然后我就会把那零点几分加上去。但是如果差太多是不可以的。</strong></p>
<p><em>Q: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踢球?</em></p>
<p>A:四岁,就我儿子现在这么大。</p>
<p><em>Q:一开始踢球是什么感觉?</em></p>
<p>A:我很喜欢。但后来踢到一定年龄就不喜欢了。所以现在我除了上课和带训练,因为这是我的工作,需要养家糊口,我才接触足球,其他时间我都不愿意接触足球。</p>
<p><em>Q:踢到什么时候不喜欢了?</em></p>
<p>A:那个年龄段就感觉没有挑战就不喜欢了。<strong>感觉如果一直踢下去能看到自己退休的样子。年年比赛、训练,训练、比赛……</strong></p>
<p><em>Q:能大概说一下你踢球的时间线是怎样的吗?</em></p>
<p>A:踢球的过程就是<strong>小时候放到足球学校</strong>,我们那边的足球学校其实跟普通学校是一样的。上午有文化课老师讲课,下午比赛,晚上比赛,第二天起床,上文化课,比赛,比赛。但每天训练和比赛就会很累,第二天上午文化课基本上就是在睡觉,感觉自己的文化课就会有很多缺失。</p>
<p>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吧,可能冬天六点钟就起来了,然后背一个球,那时候还是用网兜装的,我记得我妈用毛线给我织了一个球网。然后就下去颠球,颠完5000个去吃早饭。我印象特别深,每天就为了早上吃一口热乎饭,我就起特别早去颠球。这样差不多一年就学会颠球了。<strong>我的童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没看过动画片,没有玩具,我小时候唯一的游戏就是你追我我追你,那时候也没有手机。都是很简单的游戏,比如你在前面走,我突然拍你一下,我说我把精神病传给你了,然后就跑,你就追我,满大街跑,要把精神病传给我。</strong></p>
<p><em>Q:你是哪里人?</em></p>
<p>A:吉林长春。</p>
<p><em>Q:四岁开始踢足球,几岁上小学?</em></p>
<p>A:七岁。</p>
<p><em>Q:那四岁到七岁之间在干什么?</em></p>
<p>A:踢球。我五岁开始学做西红柿炒鸡蛋。因为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父母要上班,我自己在家,就得自己给自己做饭。那时候运动学校一放假,生活只能自理。</p>
<p><em>Q:上足球学校之前也有在上兴趣班是吗?</em></p>
<p>A:<strong>对,足球兴趣班</strong>。因为那个时候,房子还是国家包分配,尤其是在东北,所以那个院里都是一个单位的。<strong>院里就有老头老大爷发挥余热,那时候还没有广场舞,老大妈可能会围成一圈当球场,我们就在里面踢。老大爷就领着我们踢。</strong>那时候车都很少,院子里基本上都是树,然后挨家挨户种点地,我们就在地上踢球。</p>
<p><em>Q:小学之后也一直还在上足球学校吗?</em></p>
<p>A:<strong>对,有时候会去学校领校服,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训练、比赛。我踢足球的时候正是中国足球最火的那个年代(90年代)</strong>。</p>
<p><strong>后来受伤之后就准备考学</strong>,就觉得足球是青春饭,得为以后考虑。正好原来有一些运动成绩,那时候大学正好也放开对退役运动员的招生政策,我趁这个契机就去了。<strong>然后念了大学四年,学了很多知识</strong>。</p>
<p><em>Q:你是什么时候受的伤?</em></p>
<p>A:<strong>高二。那时受了很严重的伤,就是踢比赛的时候,我的头撞了别人的头,然后我的鼻血就一直不停,把两个鼻孔堵住之后血会从嘴出,我的鼻中隔完全碎掉了。</strong>然后住院时体重就疯长,涨到快180多,也跑不动了。最关键是受伤了你会有阴影,比赛时再有用头的时候就不敢去跳了。索性那时候就开始自谋出路。</p>
<p><em>Q:从四岁到高二的这段足球生涯里,您是如何参加比赛的?是校队还是俱乐部?</em></p>
<p>A:<strong>在一个俱乐部里</strong>,没有固定的教练与队友,前期发展很不职业,就经常在换,那时候不太有俱乐部的概念。</p>
<p><em>Q:可以讲讲你的比赛经历吗?</em></p>
<p>A:<strong>打过一次吉林省的冠军,那次经历特别有意思。</strong>好多人晚上在一起住,每次打完比赛回到宿舍的那段时间,是我们觉得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晚上我们会打水仗,用喝的矿泉水瓶在厕所接了水,满屋子来回泼。不管再累,那种玩心一上来都体会不到。第二天冻得不行,因为被褥全湿的。后来查寝就说不能打水仗。我们就讲鬼故事,在人脸前放一面镜子,然后打着手电,把灯关了照自己的脸。然后就讲什么每个人都有人生三盏灯,十二点之后不要回头,回三次头就会看到鬼等。就觉得在一起玩感觉很开心,那时候就已经不太愿意比赛了,感觉很需要朋友。</p>
<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010/20201026-2.jpg" alt="图片" /></p>
<p>比赛后,师生鞠躬致谢</p>
<p><em>Q:后来是怎么来到北大附中的?</em></p>
<p>A:<strong>2010年,我大学毕业,正好赶上附中改革,需要专项的老师。</strong>过去的体育课是一个老师带四十多人,然后放一个球大家一起玩,后期就变成一个专项教学,就需要足球老师。那时候我们教练推荐了一个人过来,但没选上,然后我就又过来试一下,就选上了。当时是体育馆的馆长于万达老师面试的。</p>
<p>那会儿聊到教育,我觉得我就特别有远瞻性,当时我就跟学校提出俱乐部制度,包括梯队制度。我就是想把我原来的职业生涯的经历放到学校里。然后紧接着试运行了几年之后发现国家开始推校园足球,其实跟我之前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我就觉得现在做起来很顺。包括现在看起来学校足球俱乐部的人很多,因为这也是一种变相宣传。<strong>我会强迫他们在学校里穿一些俱乐部印的东西,这样会让他们感觉这个俱乐部更有氛围,然后基数越来越大,就越来越容易出成绩。出了成绩越来越好,招的人就越多越好。</strong></p>
<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010/20201026-3.jpg" alt="图片" /></p>
<p><em>Q:足球俱乐部的课是各个书院混选?</em></p>
<p>A:是,我这里稍微另类一点,我是有四个队,但三个队已经是提前选拔完了,只会放开足球三队的课给大家选。(指的目前的选课)</p>
<p><em>Q:我很好奇,你怎么会那么了解各书院的情况?</em></p>
<p>A:因为我原来没怎么上过学,所以我很珍惜在学校的时间。我没有课的时候就跟学生一起去上课。我跟一个当时的学生他们班上了一年的数学课,跟他们一起做卷子,然后从最开始我们两个什么都听不懂,不及格,我跟他们一起考,考的特别烂,他们就笑话我。我就很要脸,我那个时候就用作业帮、小猿搜题,百度去学习,恶补了一下,后来我和他都名列前茅。</p>
<p><em>Q: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导师?</em></p>
<p>A:我是今年开始做导师。我发现做导师太惨了。导师是一个变态的父母,因为我只有5个学生,我就会很关心他们。包括中午吃的好不好,辣不辣这种。所以我感觉我做的特别变态,发现导师的活儿特别不好干。如果学生不听话我就快疯了,如果他们听话,我更疯了,因为我没事干。我就是要帮着他们不走弯路。</p>
<p><em>Q:什么是弯路?</em></p>
<p>A:弯路从官方角度来讲,就是不犯罪,能学以致用,考上大学,以后能结婚生子,繁衍下一代,我觉得这就是不走弯路。</p>
<p>从我的理解就是你要把钱花刀刃上,因为父母挣钱不容易。我小时候我的母亲每个月220块钱,我父亲400多块钱,应该93、94年,那时候我就对钱特别有概念,后来就自己挣钱。我是1987年出生。</p>
<p><em>Q:足球俱乐部是个怎样的招生、运行模式?</em></p>
<p>A:其实我们招生时间很短,大概就是我们在一起踢球,我的习惯是我从来不会去指派任何事。所有东西都是随机,然后规矩都是慢慢去养成的,都是由老的队员去带。所以<strong>每次选拔我都会站到一个角落去观察。然后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自由去发挥。基本上有的孩子踢球看一眼你就知道他会踢还是不会踢。有的可能不会踢,但他的态度和他对球的思考特别好的话,我也会要。到后期,主要就是慢慢往下刷人品。</strong></p>
<p><em>Q:怎么刷人品?</em></p>
<p>A:我会翻看每个人的朋友圈。我在招生的时候可能就先选50个人,最后留下30个人,那20个人就是朋友圈不吸引我。</p>
<p><em>Q:什么样的朋友圈吸引你?</em></p>
<p>A:他又喜欢足球,又情窦初开。这很正常,因为你到了这个年龄段,可能除了学习,就是要谈情说爱,我觉得这个年龄段不发生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事,你可能就是思想有问题。</p>
<p>还有他对父母的态度,就看他的朋友圈有没有一些关于父母的东西,如果没有父母我指定不要他。</p>
<p><em>Q:你会喜欢俱乐部里面什么样的小孩?</em></p>
<p>A:长得好看,头脑聪明。</p>
<p><em>Q:怎么叫头脑聪明?</em></p>
<p>A:我会画线路图,然后就往那儿一放,我就说大家看一下,看懂了就开始练,然后好多同学就过来看,有的人看5秒钟就去练了,有的看1分多钟还在分析,我觉得这就是脑子不太灵光,应该是被原来的老师束缚了思想。</p>
<p><em>Q:北大附中的学生在体育运动这方面整体的能力如何?</em></p>
<p>A:整体水平在逐年的严重的下滑。因为父母溺爱吧。过去的孩子不听话,我原来习惯手里有一个小棍,他会玩命去练,特别认真。我其实也不打他们,这个棍主要是有个威严在,我平时就是拄着,因为站久了也累。但现在孩子就会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大家可能特别感同身受的一点是遇到了困难不是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去想有没有别的路。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过去是遇到南墙不回头,就翻过去。现在就是遇到南墙就换另一条路。我觉得可能跟父母溺爱有很大关系。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对孩子的想法就是给最好的。</p>
<p><em>Q:听说今年学校加大了校队的训练,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em></p>
<p>A:其实每周五的加训是从去年开始的,只不过突出了一点是以校队的名义去经常比赛。因为我们从全民运动到现在要拔尖,它是一个过程。我的理解就是课时变多了,运动量变大了,相比于其他学校,我们应该已经做得很顶尖了。</p>
<p><em>Q:你在附中做老师是什么感觉?有没有感受到包容与暴力执法的两极?</em></p>
<p>A:<strong>我觉得大家是孩子,学校也是孩子,其实学校也需要你去培养它。而且这几年学生提出的反馈和抗议逐渐少了,感觉大家已经被磨平了棱角。我刚来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学生自主起义,去完成的。比如食堂的分层,过去是谁跑得快谁吃得好。后来是学生起义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北大附中在我看来就是言论自由,可以跟老师去吵、去争执。</strong></p>
<p><em>Q:那在你的俱乐部里,有学生挑战你,然后让你成长的吗?</em></p>
<p>A:好多挑战的。</p>
<p><em>Q:可以具体讲一讲吗?</em></p>
<p>A:我的足球课其实就是学生创造的。比如项目应该打什么样的分,比如你们经常会面对的男生跑2000,女生跑1500,我的学生就会觉得特别不人道,因为我的体能在这摆着呢,我可能测了是满分,但是我不想测,他就会给我出主意,全班一起讨论通过。比如我可以折返跑,就可以不跑2000,比如我可以测心率带,用一些科学的数据来反驳这种不人道的测试。包括我一些考核内容的梳理也是学生帮我梳理,包括踢联赛的一些活动的规则也是他们制定的,好多玩法也是他们帮我修正的。所以这十年的课基本上都是学生帮我修改完善的。</p>
<p><em>Q:足球俱乐部的这份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em></p>
<p>A:我觉得它会是我最后到墓碑上的一个重要文字组成部分,代表着我曾经的过往。它跟我儿子一样重要,是我的一种生活。我特别不愿意学生叫我老师,我就让他们叫我刘哥,我喜欢这种特随意的感觉。</p>
<p>注:本次采访是口述史人文项目的课堂教学内容,老师邀请嘉宾进入课堂并做现场采访,学生需进行采访观摩并写观摩笔记。</p>
<p>我认为此次采访过程总体非常好。前一部分通过询问细节和感受,把受访者的人生经历梳理得十分细致和完整。比如受访者提到高二的时候受伤,采访者就提出要展开讲一讲受伤的情况。后一部分采访中常常追问定义,使得受访者的态度更加明确和具体。如受访者说自己喜欢“头脑聪明”的小孩,采访者即问“怎么叫头脑聪明”;受访者说导师就是帮学生少走弯路,采访者问“什么是弯路”。另外,在答非所问或者跑偏的时候采访者及时强调了重点,如针对北大附中学生整体水平,受访者讲学长制和活动去了,采访者指出“你还是没直接回答我的问题”。</p>
<p>——王雅尔</p>
<p>我觉得这次访谈很有代入感,我真的走进了刘哥这个人。采访者善于从受访者的个人特色“如北大附中第一帅”还有受访者给出的关键词等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受访者主动回忆并分享自己的足球生涯和人生际遇。</p>
<p>——李嘉和</p>
<p>我觉得采访人在受访者到达后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沟通(简单聊天)”而是直接开始访谈,也能看出受访者在开始一段时间里较为紧张。我记得最开始的问题是“为什么刘哥要以党员、第一帅、已婚、有子作为自己的自我介绍”,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棒的切入话题,但不是我所想象的闲聊式的“简单沟通”。受访人并没有对此详细地做出解释,我觉得这是在受访人还在紧张时期回答的问题,若是放在较为靠后的采访我觉得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回答。</p>
<p>——陈奕如</p>
<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010/20201026-4.jpg" style="width:20%" /></p></content><author><name>体育</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足球俱乐部的这份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我想去尝试真诚地生活</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live-sincerely"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我想去尝试真诚地生活" /><published>2020-02-24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02-24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live-sincerely</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live-sincerely"><h2 id="采访手记">采访手记</h2>
<p><br /></p>
<p>还记得几个月前选导师的时候,符潇潇老师个性文艺的简介深深地吸引了我,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对万物充满好奇与热爱的仙女”。后来,每次导师约谈的时候她的桌子上永远都是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朋友圈里也总是满满的清新文艺风,我想她一定是一个特别知道怎么生活的人。于是,借着这次口述史项目去采访了符潇潇老师,希望去倾听她的回忆,感受她对生活的真诚与热情。</p>
<p>采访人:孙敬婷,北大附中2022届学生</p>
<p>口述人:符潇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北大附中开展阅读课,现担任博雅学院银杏讲坛人文项目指导老师</p>
<p>“其实这些事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提起了,但现在又回忆起当时他讲的那些东西,还是挺震撼的。这些事情督促着我(去思考)我把我的生活过成了什么样子,我有没有对生活足够真诚。”</p>
<p><em>问:可以简单说一下你的学生时代吗?</em></p>
<p>我高中的时候是离开家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因为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好,中考的时候是全市第二名,所以就可以去全省最好的学校。但是我妈就不太想让我去,她比较希望孩子在身边管着,我爸比较支持我。</p>
<p><strong>我很怀念我们当时的氛围,毕竟还是好学校,我周围的人都是对某种事情比较有热情的。</strong>我的同桌都是女生,我们经常会下了课一起去食堂,占一张大桌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特别喜欢我们语文老师,同桌喜欢地理老师, 前桌特别喜欢物理,但是她喜欢的是隔壁的物理老师。我们会经常聊:“诶呀,这个老师,特别帅!!” 然后,就是彼此之间的互相嫌弃,“他才不帅呢,我的老师才特别帅”。我前桌她也很喜欢音乐,她们家没有钢琴,都是到初中的同学家练琴。当她对一件事情很有热情的时候,就会投入精力到里面,会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整个过程她很快乐,不是我为了要跟别人比,才付出很多。就这样,度过了大部分高中时期。感染我的是,大家对一个人,对一个学科是非常有热情的。</p>
<p>我们高二分文理科,我是不偏科的,高一的时候学校会按照文科、理科的成绩排名,而我发现我是一样的。那时候,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你的选择,当时我是挺喜欢语文的,想考北大的中文系,但是我们班会变成理科班。后来就做了一个特别傻的决定,我要学理科,我先考到北大,我不管我考上了什么样的专业,考上了以后我再调专业去中文系。现在想想,当时也是因为年轻,才有勇气去做这样曲折的一个决定。</p>
<p><em>问:当时想去北大中文系是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吗?想要当作家?</em></p>
<p>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觉得我很喜欢语文和文学。</p>
<p>我高考的时候考得比较差,就去了厦门大学,学了厦大在整个国内排名第一的专业——会计。如果按照正常成绩,在高中的每一次考试,我肯定都能去北大,就只有那一次没有考上。高考之前,所有的人就会告诉你再忍一忍,高考完了你会面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像一个天堂一样,所有的痛苦都没有了。但是当我考完了的那一秒,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谎言,世界会该怎么样怎么样,没有任何变化,只不过是你参加完一个考试,而且考完了以后你会有更多的问题要去解决。</p>
<p>刚开始到厦门大学的时候,我就觉得,命运决定你来到这个地方,命运决定你学这个专业。第一个学期是好好学习的,成绩很好,我高数考了90多分。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的管理学原理的老师,那个老师讲得比较容易懂,我听他的课就有点入门的感觉,但恰恰是那个课考试考得很砸。而我的室友她是真的很感兴趣经济管理这个方面,她每天谈论经济的新闻,我有段时间也跟着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其实这个热情是假的,我真的是不喜欢这件事的。所以,大一上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要考北大研究生,我要考中文系,不想再继续这个专业了。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我就不好好学习了,也不怎么去上课,就考前突击一下,但是我到大四的时候还是可以保研。</p>
<p>大学一开始很好的氛围是大学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讲座,不像高中的课就都是被安排好的,如果想要去开阔视野是有很多机会的。我其实是一个兴趣面很广的人,文学、哲学、艺术都很感兴趣。所以那个时候就很喜欢听各种各样的讲座,有什么讲座我都会去听。</p>
<p>那时候,厦大中文院长叫做周宁,我没有上过他的课,但听过他的一次讲座,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当时,人文学院会每周三办一次人文大讲堂,第一次的时候就是院长来做的。他那次做的讲座是关于他自己写的一本书,叫做《人间草木》。他的头发比较长、浓浓的,有点自来卷,他戴着一个茶褐色粗框眼镜,有一种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质。他开口的时候,声音很深沉:“我们今天这个讲座叫‘人文大讲堂’,你们有没有听过啥叫人文?”我的朋友跟我调侃说:“人文不就是你们那个人文学院,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专业,什么文学啦,历史啦,哲学啦。”然后他说:<strong>“你们有没有想过人为什么会工作?”</strong>我当时震惊了,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所有人曾经跟我说的是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好好考大学,你要好好找一个工作,从来没有人问过你,你为什么要工作,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也没有给答案,只是给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其实长这么大,很多我们说出来的话,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说的,而是我们在大量地重复一个别人告诉我们的观点,然后很少会认认真真地思考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是不是你真正想说的。”这是他的一个开场白,我被震撼了。“人其实有的时候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太孤独了,你好像很少可以找到一个人说说心里话,然后你也不知道人可以活成什么样子,阅读这8个人的作品、文章,<strong>就会觉得这8个人是在用生命做实验,实验一个人如果活得真诚,会有什么结果。</strong>这8个人其实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比如说前面写的两个传教士,他们是外国人,在云南或者贵州的一个地方传教,但是当地人其实并不能理解他们,他们就花了很长时间每天写信,记录今天做了什么事情。他花了相当于毕生的经历去做一件好像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事情。但是他们非常热情去做一件事的这种精神是非常打动我的……”周宁就在礼堂那边慢声细语地讲这些人的生平还有他的理解,而那一刻,我决定我要考中文系的研究生。我其实跟周宁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近距离接触,我甚至也没有去上过他的课,但是我很喜欢这个人散发出来的气质,<strong>我也希望某种程度上,我也能把我的人生去活成一个实验,去尝试真诚地生活会怎么样。</strong></p>
<p><em>问:这个事情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有持续的影响?</em></p>
<p>我后来就是因为这一件事,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遇到了另外各种各样的人。比如说,我以前去听厦大的一个法学院的老师讲课,他说:“其实大家想一想国内的教育行业其实是有一些问题的,什么样的人会去做老师?其实大部分的情况下是考到师范学院的人,大多数高考不太好的,因为师范学院分数相对来说分数是比较低的。所以说其实在中国是成绩比较差的人回去当老师,成绩再差的人回去当幼儿园老师,越往下对学历的要求是越低的。但是这个是非常非常不正确的,其实应该是最有素质的人去教最小的孩子,因为小孩子其实是很需要呵护、需要引导的。很多人其实到大学的时候,就很难再影响他了。”我当时听了这番话也觉得很受震撼,我很小就觉得其实老师还不错而我愿意去做这个事情。<strong>其实这些事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提起了,但现在又回忆起当时他讲的那些东西,还是挺震撼的,这些都督促着我去思考我要把我的生活过成了什么样子,我有没有对生活足够真诚。</strong></p>
<p><em>问:后来到北大之后发生了什么?</em></p>
<p>后来算是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但最后还是很幸运走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跨专业考到了北大的中文系。北大会自由一点,我很享受在北大的学习生活。研究生就没有什么必修课了,系里面的课都可以上,本科生的课也可以随便去听,你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选择。在厦大的时候,本科的那些课我其实都是没上过的,所有的课对我来说都很新鲜,我拿到课表特别激动,很多课我拿到课表看到名字就特别想去听。我就听了很多很多的课,包括本科生的课我也去听,也读了很多书,杂书随便读,这些东西还很开心的。</p>
<p><em>问: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老师吗?</em></p>
<p>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老师是戴锦华老师。她是自己特别有热情的人,很喜欢电影这种娱乐形式,而且她很关注很喜欢女权运动这种解放性质的运动,还包括一些文化类的东西。我感觉她是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并且会在这件事情上不断地精进自己的人。她就比较会说一些比较宏大的东西,比如说文化运动、女权这些东西。我觉得我那个时候听她的课其实是听不懂的,<strong>从她那里学的可能更多的是她的那种激情。</strong>我还有另外一个老师跟她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格,那个老师叫车槿山,他是研究法国文学的,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法国,后来回来在北大教书。他就是一个小老头,觉得什么都无所谓那种。他永远是一个小教室,但是人会很多。他上课就会像讲段子一样,比如说福柯听着特别厉害,但是他就会讲他的一些有趣的花边新闻。他就是会把一些听起来很严肃的事情,用一种好像特别平淡的语气讲出来。我觉得特别适用,点在于,<strong>他不会把一个特别简单的东西说得特别难,而是把特别难的东西说得特别简单。</strong></p>
<p><em>问:后来是怎么来到北大附中的?</em></p>
<p>我是研三那年就来到了这里(北大附中)实习,然后顺利的接管到这里。我原来的预想是毕业了之后就到一个比较高考的学校教比较高考的内容,但是我可以用比较有个性的方式讲课。我来附中也比较幸运,当时刚好附中那一年语文课也在改革,环境还是比较自由比较注重人文这一块,我觉得是一拍即合。<strong>来了这里发现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绕一个弯。</strong></p>
<p><em>问:那刚开始来的时候大概对这里有什么印象?</em></p>
<p>刚开始来,教的学生主要还是以本部出国的为主,我开的是阅读讨论。最开始当老师也是比较青涩,不太知道怎么弄这种。后来到了学段中期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男生给我写邮件,他就说:“老师我特别喜欢这个课”。我当时教的是《庄子》,经常会讨论一些思想上的东西。那个男生特别喜欢爬山,他说他登山的时候想到庄子的这些理论,就觉得庄子说的实在是太对了,“我就特别喜欢庄子和您这个课”。我当时有种突然被肯定的感觉,我觉得自己上的挺糟糕的,也没有什么经验。但这个对我来说算是一个转折,感觉自己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还有其他很多无力感的东西。</p>
<p>有一年我开《张爱玲研读》,一个男生他特别会说,但是他不写作业。有一天,我就在门口的那个天桥上遇见了他,他特别自然地跟我说他交了作业,但是我回去一查就是没有。我在和学生的所有交流里,我最伤心的点就是学生在跟我说谎,从那以后我就对他的印象比较差。后来第二个学期他又来上我的课,他还是像原来一样。有一次我们在讨论的是,张爱玲有一篇小说是讲一个男生,他的家庭比较悲惨,然后他和他的父亲和他的继母一块生活,父亲和继母都是抽大烟的,会对这个男主人公冷眼相对。后来,学校里面就有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就会像一个天使一样,对谁都特别好,包括其他的人可能都不太会跟这个男主说话。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个女生跟这个男生说,我跟你走这么近只是因为我把你当成女生一样,你不要像其他男生一样喜欢我。当时我们轮流发表意见,大家觉得她可能表现出来像白莲花、像天使、像圣母,但她也只是寻求一些安慰或之类的,这个女生其实也没有那么好。但是到了那个男生以后他突然就爆发了,“你们居然都是这样看待这个女生的嘛?我没有像这个男主这么糟糕的父亲,但是我的家庭跟他有点像。当他这么糟糕的环境里长出来的人,突然来说有一个女生对他是好的,那这个女生在他心里就是一个天使,只是这个男生真的不知道怎么去爱这一个人,所以他表现出来这一系列比较可怕的行为。”当场所有人都惊吓到了,本来大家都觉得在讨论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但是突然就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收场的,可能说了几句圆场话就过去了。</p>
<p>当时我被震动到,原来我觉得小说就是小说,跟我的真实世界没有什么联系,你可能会为小说里的人物去哭,但是他还是跟现实是两个世界。但那次,我就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很多人在小说里会看到自己的故事,对他来说影响很大的。<strong>那一刻,我理解了为什么那个学生会有一些不交作业、说谎这样的行为,我会觉得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和解,我不再怨恨他,他在我心中不再是一个会说谎的学生,而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我能理解他所做的行为。后面也会发生一些类似的事情,你通过某一些事件,突然理解了一个人。我觉得这些时刻很珍贵,就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你很难用很简单的是非对错去判断。这些很惊喜的瞬间,你没有办法去预测它哪一天会发生,它很突然的就发生了,我觉得是很值得回忆的一些过往。</strong></p>
<p><em>问:原来教阅读讨论课,现在带银杏讲坛,会有一点不太适应吗?</em></p>
<p>去年(2018-2019学年)的时候,我去拉萨支教了一年。回来以后,阅读课语文组在做,所以我就面临了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博雅还是去语文组。最后我还是选择留在博雅学院接银杏讲坛人文项目。它对我来说起码是一个挑战,新的东西。这个过程是跟之前的阅读不太一样,阅读是你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对这个作品发表你的看法,但还是从别人出发的。<strong>演讲这个事,我希望大家说一些真正想说的话,表达一些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捍卫一些真正想捍卫的事情,所有还是从自己出发的。</strong>有一个男生讲的就是小时候他被他们的老师霸凌的事情,还有一个男生讲的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太懂跟人怎么交流的事情。我很大程度上是在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讲清楚,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去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曾经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我今天是这样的。所有这个过程中也会收获一些挺好的,冒星星的感觉。</p>
<p>当然也有一些苦难的时刻,有人跟我聊了很多次,但就是写不出来,还有人放弃了。有一个男生,是学校的一个社团创始人,他第一节课来的时候自我介绍的就说的这件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故事可以讲。但是这个男生就一直写不出来,我跟他聊了好几次。其实他并不是没有什么故事可以讲,当我一点一点问的时候,他可以讲出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做的那个事情也真的是他自己想做的。到最后一次我跟他聊的时候,甚至已经写了一张纸,我都给他圈出来故事线是什么样子的,大纲已经非常完整了,他只需要写成文字稿就可以了。可是,第二天他就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他放弃了。那我也没办法,大家都会有自己的选择。</p>
<p><em>问:以后还想做些什么?</em></p>
<p>这一两年,我自己上了一些心理咨询的课,涉猎了一些心理学的课程。我会希望未来的一两年能够有一些累积,更专业地去了解一些教育学的历史研究工作方法,希望能够不仅仅是凭直觉做工作。还想把一些跟学生的交流,以及我看到的一些学生的成长故事写下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成长历程。<strong>我觉得我还是有一些时间可以去做一些事情的。</strong></p></content><author><name>人文项目</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采访手记</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改变事物请先躬身入局</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engaging-in-before-change"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改变事物请先躬身入局" /><published>2020-02-19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02-19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engaging-in-before-change</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engaging-in-before-change"><p>“当我要改变一个事情的时候或者我觉得这个事情有问题的时候,我会觉得我一定要尝试用我最大的力量去改变它。</p>
<p>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第一,你想不想做。第二,你有没有办法把它做出来。”</p>
<h1 id="改变事物请先躬身入局">改变事物请先躬身入局</h1>
<p><br /></p>
<p>采访人:陈腾轩、刘宇航,北大附中2021届学生</p>
<p>口述人:孙玉磊,北大附中校长助理,博雅学院院长</p>
<p><em>您小时候是什么样的?</em></p>
<p>我小时候其实特别乖。我是跳级的学生,没有上六年级,我是从五年级跳到初一的。跳级就意味着我已经学完那些了,我的成绩特别好,我做过最好的学生,也做过最烂的学生。(初中时)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读金庸的小说,我也曾经因为跟某老师打架停过一个月的课。</p>
<p><em>那您中间都经历了什么?</em></p>
<p>这之间有很多问题吧,但同时我把我高中图书馆里所有的中外名著全读了,那个图书馆所有学生都不能进去,但借阅室的老师一看见我就把我放进去了,原因很简单,他没法给我办手续。我整天泡在那里,他给我办手续都嫌烦,一度就搞成这个样子。同样,也有老师恨我恨得入骨,我不上课,但我能考好。我就不上你的课,但我就能考好,你怎么着我吧。</p>
<p><em>那当初您为什么做出这种决定呢?</em></p>
<p>很多原因吧,后来仔细想想其实自己错得更多,还是因为自己纠结的青春期,非要跟世界谈谈。当时我带着全班跟食堂对着干,觉得食堂伙食太差了。我确实就怼天怼地,因为当我要改变一个事情的时候或者我觉得这个事情有问题的时候,我会觉得我一定要尝试用我最大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事。所以我一直跟很多人说,你不能一直站在外面去说这个事不合理然后就结了,你要想改变这个事,就必须站出来,所谓躬身入局,你得进去,把这事做了。你要是说这事不是我的事,这是食堂管理员的事情,那这事八百年你也解决不了。永远都是那些不该管这个问题的人站出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去推动这个世界的。就这个逻辑,做学生也好,做老师也好,我就觉得如果我要改变一个事情,那我就去改变,我不管是不是跟我的职责有关或者该不该。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第一,你想不想做。第二,你有没有办法把它做出来。</p>
<p><em>您什么时候来的北大附?</em></p>
<p>2009年,当时我是教初二的语文,初二1班和5班,带1班的班主任,后来转到高中这边,然后在二单和五单教语文。再往后就是到博雅,最早我们想给本部出国的学生开课但是开不起来,学生人数太少,于是转到国际部那边,然后再转回到高中部。我在北大附带过初中部、国际部和高中部。</p>
<p><em>那您在来北大附之前是做什么的?</em></p>
<p>我当初是在北师念书。那时北大附中的老师主要分两批,一批是北师派,一批是北大派,在这些课里,还是各自不少人。因为在零几年的时候,其实更多老师还是北师的。我那一年进来的是四个人,外语一个,地理一个,我一个,还有一个记不清了。反正那一年进来了四个人都是北师大的,那四个人现在已经有一个人走了,一个人抑郁了,有一个在初中,还有一个我。当时语文组的张国富老师,他是我的面试官之一。他曾经开玩笑说你们都是千里挑一嘛,一千多份简历里面,最后通过简历面试试讲各种筛,我是在张国富老师的高二10班试讲的,在教学楼东楼,面试的题目是姜夔的一首词。</p>
<h2 id="带领二单打造书院活动室">带领二单打造书院活动室</h2>
<p><br />
<em>当初您做二单单元长的时候有哪些事?</em></p>
<p>2010年王铮校长来了,学校开始推单元制。我当时就去竞选了二单(致知书院的前身)的单元长。作为单元长,要做的是一个要打破很多人对于学校的固有看法的一个事情,像单元活动室的装修,最早单元活动室装修的时候,二单的方案就引起了争议。我们是第一个买沙发床的,在别的单元都不知道改啥的时候,就买点桌子、椅子,别的书院连沙发都没敢想的时候,我们把沙发床都摆上了。有的老师就说,你们摆床想干嘛?潜台词就是,你们考虑没考虑男女生。我觉得这个就很有意思。大家忘了一点,其实一个学生他的有效活动时间高中三年在学校其实是远远高于在家的,如果住宿的话在学校呆的时间更长,换句话说他不应该是坐在一个木头凳子上,在一个木头桌子上学习,这是一个生活空间,一个生活空间就应该有它舒适的一面,谁自己家里就放一个桌子凳子啊,不带这样的,这不是你的生活空间。</p>
<p>我们还是想把学校打造成一个生活空间,一个宜居的空间,不是大家印象中,你要么立正,要么坐好,给我认真听讲,永远都摆出这样一个特别乖的一个形象,不啊,我为什么不能窝在那里,我就想瘫一下,这是一个人生命的基本要求,但是一个普通学校应该很难满足,第一它没有足够的公共空间,第二,公共空间里面不会有沙发,第三就算会有沙发它也不会有沙发床。但是当时我们就把书活定义为是一个让大家在这里生活的地方,这书院的公共空间活动室就应该能让大家躺下来,能够舒服的一个地方,能够舒服地躺着这很重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以此为点,诸多都类似,有意思吗,有,没意思吗,也没。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折中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需要和大家聊的过程。</p>
<h2 id="创办博雅学院重组附中的语文课程">创办博雅学院,重组附中的语文课程</h2>
<p><br /></p>
<p>我们了解到您是博雅学院的第一个老师。</p>
<p>对,当初是没有博雅学院的,一度只有我。</p>
<p><em>那您为什么会去做这个博雅学院的老师?</em></p>
<p>这件事真的不是我想做,我想做一些事情,但是我想要做成这些事情,必须要一个依凭。那很显然,校长想做一些事情,发现我也能做一些事情,于是,两者结合。他呢,做的是学校结构化的变革,像学院制是他提出来的。那学院制提出来的时候,提到应该有XX学院,XX学院,XX学院,其中就有一个学院,跟我想做的事情是契合的,于是就产生了博雅学院。</p>
<p><em>*您之前是教阅读,有什么相关的事说一下呗。</em></p>
<p>这涉及到语文组的改革的问题。语文组的改革一开始不是我在做,是王校长在做。校长其实是希望从外部就把语文分成阅读和写作这样的一个框架,但是他分了一年没分成,因为一旦进入到了课程改革,水会比所有地方更深,这是一个更难的点,是一个更硬的骨头。我曾经专门教过一年写作,在13年吧,后来发现在本部想要推动这个课程改革几乎是不行了,然后就转去国际部,在国际部先做课程,相对而言出国的学生更容易突破这个点,然后在国际部做了一年左右再转回头来,然后用我在国际部的方案重新改组语文组的课程。语文组一度只开经典阅读课,这个事情是我在14年推动的。然后在19年重新转到了课本,这是我转到现在的书院督导和博雅之后,去年(19年)高一来之前的博雅是包含语文、英语的,前年的博雅是包含历史政治语文和外语的,现在的博雅主要做人文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p>
<h2 id="技术可不光是为了服务技术是有引领作用的">技术可不光是为了服务,技术是有引领作用的</h2>
<p><br /></p>
<p><em>我在资料上看到,学校让带电子产品,也是您提出的。</em></p>
<p>附中一直希望推墙办教育,我就跟很多老师说,推墙办教育或者说,我们想培养更适合这个社会的学生,更领先于这个社会的学生,所以在这个点上我们希望把教育做到一个不论你是在学校里还是适应社会,你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永远都是网络要通,永远都是设备要引入学校,才能够说让更多的人适当地使用这些设备。你看现在学校的网络没有限制吧,当时高中部四个小时,初中部两个小时,都是按小时限制的,用学号限制上网时间。为什么近两年很少说这件事了,现在4G普及完了之后你限制限制去呗,我自己有4G的网卡,你随便限制,我无所谓,所以现在就没有限制了。其实你想其他学校大部分都是限制的,哪个学校非要和中国电信签一个战略合作啊,我们的网速是和北京电信签了战略合作的。所以其实推这件事情的教育背景就在这,我们希望推墙办教育,我们就得真的适应,技术可不光是服务的,技术是有引领作用的,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如此,这个世界就是被技术驱动着的呀,当然这种技术不管是来自于邪恶的军事带给人类的必然进化,还是来自于科技的这种商业力量,但是反正所有的公司都在基于自己的能力然后不断地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就是在改变生活。</p>
<p>最极端的时候,13年我自己教国际部,因为是国际部的学生,我第一节课都是在教学生怎么上国际互联网,我说你自己是国际部的学生,如果你连国际互联网都上不去,你出什么国,你连邮件都收不到吧,这是个问题啊,你连学校官网都上不去,很多学校官网都是跟Google直接连着的,国外学校有一半以上都是在用Google的邮箱,全球信息百分之七十都是英文的,而且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在国内访问不到的网站上,我就想知道,等你们这帮十六七岁的少年面向世界的时候,拿什么跟全球的同龄人竞争?全球假设有二百个生物学家,这是个真实的例子啊,美国或者欧美的一个学生就会发二百封邮件给这个生物学家列表,去讨论一个生物问题,你们呢,你们连这个facebook都上不去。你可别忘了,你们会同时进入大学,你们会同时大学毕业,你们会同时进入到这个世界,面对这个地球,面对各种各样的所有共同的事情,也许不用竞争,但是和人家合作的资格都没有了,点就在这,这个有国内教育的墙,有国家之间的墙,有技术的墙,回到一个点上,我认为技术是解放人的,我会强调更解放人的价值。</p>
<h2 id="怼天怼地不是性格而是手段">怼天怼地不是性格,而是手段</h2>
<p><br />
<em>大家对您的评价都会说您怼天怼地,什么都怼。</em></p>
<p>你看,我本来那么和善的一个人,当你要改变一个事情的时候就变得怼天怼地了,永远都是这样的,潜台词还是课程改革的问题吧。因为只有课程改革的时候才会和老师发生关系。就是,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包括此刻很多的课,它不应该是这个上法,学生也不应该是这个学法。就是一个老师,在前面讲九十分钟,包括此刻讲九十分钟的也大有人在,然后我就会经常怼很多老师,咱们自己学生坐在下面,每节课都讲九十分钟,每天三四节课都听九十分钟,请问你什么状态?然后这个就开始怼了,因为一旦涉及到了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啃不动的骨头,因为很多老师天生就是如此,他不想再做太多的改变,这一本教材让我教完就行了。学校最有生机活力的那一批人我都没怼过,但是问题在于碰到学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永远都是怼的,原因很简单,其实说实话,他们不是怼你,你换任何一个改革方案他都会怼,因为,你改变他的原有状态他就会怼你,所以不是这个问题,他是另一个点的问题,你只能说在怼完之后是不是留下了什么东西,我个人认为还是留下了。</p></content><author><name>人文项目</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当我要改变一个事情的时候或者我觉得这个事情有问题的时候,我会觉得我一定要尝试用我最大的力量去改变它。</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胖叔叔 | 我的积木人生</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my-building-block-life"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胖叔叔 | 我的积木人生" /><published>2020-02-17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02-17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my-building-block-life</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my-building-block-life"><p><em>“我喜欢搭积木,那是我的兴趣。但逐渐地,我的兴趣变成了我的追求,我的梦想。最终,它变成了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人生。”</em></p>
<p>胖叔叔是我的姨父。具体地说,是我的老姨夫。他体态臃肿,小时候我们这辈的小孩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就一直叫他“胖叔叔”,可能他从那时起就开始搭建自己的脂肪结构了吧。</p>
<p>谈到“搭建”,胖叔叔是家里唯一一个在行的,身处建筑行业的他,在西北有个项目,常常出差到外地。而我也从未真正地了解过他。但经过这次与他面对面聊天的经历,同就读过北大附中的我挖掘出了他深藏已久的生命故事。</p>
<p><em>采访人:王孟喆,北大附中2021届学生</em></p>
<p><em>口述人:胖叔叔,90级北大附中校友,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如今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em></p>
<p><img src="/OralHistory/assets/blogimages/202002/20200217-1.jpg" alt="img" /></p>
<h2 id="一块积木的诞生"><strong>一块积木的诞生</strong></h2>
<p>从小我就爱玩一些小的游戏,我们当时的条件来说,只有各种简单的小积木,还没有现在那么好的积木,包括现在的乐高积木,我们没有那么复杂的东西。当时也就只有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菱形等等各种简易积木,然后再加上一些木棍,或者是冰棍等等这些东西,或者是编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些小手工的物品,或者是搭一些很简单的积木。那个时候就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力,没有现成的模板,也没有示范性的成品可以参考和借鉴,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发挥。所以从那时候我的长辈,我的父母就说了,觉得我那时候搭个什么东西,比如搭个教堂知道是尖顶的,搭一个什么场馆或者运动场,会搭成圆形的环型的,他们也觉得搭得很像。所以在他们鼓励之下,在我的想象之下,我觉得我对建筑越来越感兴趣。</p>
<h2 id="一块积木的路途"><strong>一块积木的路途</strong></h2>
<p>我的化学老师李老师和我的爸爸曾经在同一个学校当过老师,所以我们两个家庭也走得非常近,相当于是个邻居和同事的关系。李老师家里头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大,她家是两个孩子,都是女儿,是双胞胎。这俩女儿跟我当时在附中时候是同学。而当时李老师教化学,李老师对上课的要求非常严厉,非常严谨,然后对学生也非常负责。但是那时候对我来说,由于上了附中以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改变,逐渐地产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心理和性格上产生了变化,也产生一些逆反的心理。</p>
<p>当时老师对我是格外地关注,格外严厉和格外地要求严苛。所以我记忆里头,说句最简单的话就是关爱加严厉,使你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害怕的心理。举个例子,从小我也经常去老师家,老师家的两个女儿也经常来我们家,相互之间来往,包括互相在对方家里吃饭,都是一起长大的。所以到后来上了附中以后,由于我这些坏习惯的影响,逐渐我发现去老师家吃饭,变成了一种负担和害怕。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哪一天,我要是上课表现好了,他们两个女儿中间的一个会告诉我,说我妈妈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还可以。这就是对我的鼓励,所以这时候就非常高兴。但是回头假如她们俩要跟我说,今天晚上我妈妈说了,我们家做好吃的,你来家里吃饭。这个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心里会很紧张,很紧缩的那种感觉,就知道今天去了准没什么好果子吃。虽然是吃饭去了,但是心里是忐忑不安,甚至是因为吃饭会让我无地自容。高中时在附中的时候我还逃过她的课,这是她极度不能容忍的。所以到她家以后给你好吃的,好菜好饭都放在那。但是她不说你,也不会提醒你,更不会批评你。你以为她会指出你的问题和不足,或者要批评你,但没有,她会直盯盯地看着你,让你自己端着饭碗,吃着好吃的饭菜,让你边吃边痛苦地思考自己,反思自己。</p>
<p>在这种压力之下,你不由自主地会反思和检讨自己。我觉得她对我的教育教导和从心理暗示的走向,给了我积极的正向的一个鼓励和鞭策。</p>
<h2 id="一块积木的奇遇"><strong>一块积木的奇遇</strong></h2>
<p>我们当时进入附中以后,到了二年级,那时候我还没现在这么胖,喜欢运动,喜欢活动和更多的精力的释放。然后我们几个要好的有相同经历或者相同爱好的同学,就组建了一个相当于是业余的足球队,其实也不叫队,也达不到说是一个足球队的那么多人,就五六个人,组建了一个足球爱好队,用你们现代话说应该叫社团,然后我们当时的口号就是说要踢球,要爱好踢球。</p>
<p>然后逐渐地我们这个小团队结交了很多校内和校外很多的足球队和很多的朋友。我们虽然踢球一般,但是我们努力,虽然我们技术不好,但是我们那时候心态好,敢于去跟别人较量,敢于去接触别人。有一个词,屡战屡胜,但我们却是屡战屡败,但是我们是在屡战屡败中获得了屡战屡胜的心理认同感。虽然我们赢得少输得多,但是我们收获的却是友情,是对运动的一种尊重和喜爱。</p>
<p>有一天我们在当时的小球场,也就是现在学校的下沉广场的北边,当时有个场地,我们在那踢小场足球。那天我们和比我们大的一批学长一块比赛,是一场小型的足球比赛。说定的进三个球,哪个队进了三个球以后就先赢,结果那天就闯了祸。我们当时是5个人上场,我司职后卫,结果那天我就有点兴奋过度,后卫解围的时候,本来我们场地小,结果我就使劲使大了,就直接给我们学长一脚踢脸上了。闷脸上以后,我们学长直接就轰然倒地,倒地不醒的样子。当时一看给我们吓坏了,真的是。当时因为都是学生也没经历过这种事,给我们吓坏了。然后大伙就围了上去,围着我们学长说这怎么办?有人就说给它浇点凉水,有的人说给他按人中,然后有的人说不要动他,赶快叫老师叫医生来,或者赶快送到医院去,还有人甚至说赶快给他做人工呼吸。我们正一筹莫展,大伙都在叽叽喳喳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学长就跟睡醒觉后一样,伸了伸胳膊,捂着脸就醒了过来,醒了以后,突然就说了一句:“刚才是谁闷的我?”哈哈,其实我这一脚还真把我们学长给踢蒙了,他也不知道他自己怎么倒下的。他醒来以后其实是没什么事情,就说短暂的就像眼睛黑了一下,其实没多大的事情,但是当时给我们吓坏了。然后我们等他醒过来又继续踢球,继续玩,然后踢得很淋漓畅快,最后他们是赢了。但是因为这一脚,他们就给我起了一个不好听的外号,叫“老闷”,就是会闷倒人。</p>
<p>我现在偶尔看着孩子们去踢球的时候,我还会回想起当时我在附中时候的这一个小团队,到处跟别人比赛,我们虽然输了,但是从来不会垂头丧气的,我们永远抱有希望,抱有冲劲,自己抱有信心的这么一个状态。到现在我还是这种心理和状态,我感觉特别好。</p>
<h2 id="一块积木的去向"><strong>一块积木的去向</strong></h2>
<p>我们这个小团队,包括我的所有同学,到最后都走向了不同的学校和不同路线,进入不同的社会岗位。作为当时附中的一名学生来说,当时我们唯一选择就是升学考大学,对吧?所以当时对我们来说,考大学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或者理想。</p>
<p>我的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很幸运地进入了清华大学。现在来说好多学生向往清华大学,其实说去清华大学并不是说他就有多高大上,清华大学里也分为很多等级。清华大学最厉害的大伙都知道,建筑系是吧?建筑系,那就相当于清华大学的龙班,清华大学的化学系也不弱,相当于虎班,但是清华大学的艺术系或者是其他文学系的话,用我们的说法叫狗班。</p>
<p>到了清华大学,其实我当时想的或者说我的追求,是想去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很可惜,能力达不到,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只能选择了去其他的系,就不能再接触我最喜欢的建筑理想了。</p>
<p>我当时喜欢的就是建筑或者是建筑设计,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行业,从大学到大学毕业以后,其实我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成长都和建筑分不开。你记得上次咱们访谈时候,我跟你说过我一个学长吗?(学长也是北大附中校友,比他大五六届的样子)他后来成为我的领导和同事,他可以说激励我很多年,陪伴我很多年,而且我们一起共事很多年。毕业以后,当时我进入了设计院,建筑设计院。专门从事当时北京地铁的设计工作,当时只有1号线和2号线,然后随着北京规划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的发展以后,北京的地铁发展也越来越快,所以就成立了地铁设计这么一个部门。当时我们在设计院的时候,我承担了一部分地铁线路和地铁的整体规划的一些设计工作,虽然和我当时在大学时候专业不是完全地吻合,但是由于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爱好,一直地用心努力,所以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算顺手也不显得突兀,所以我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从现在来看当时我的学长,他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是真正的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高材生,他又上了研究生,也是上的建筑学科的研究生。所以他属于本土本乡本专业的佼佼者。对我来说,他是我仰慕和羡慕的这么一个学长。最后他学成以后,到了设计院工作,他又是我的领导,给予我的指点,给予我的鼓励,给予我的各种信心,是非常非常多,而且也非常实际,对我的鼓励非常及时。我到现在一直也非常感谢他,也非常尊重他。我觉得他不光是我的学长,而且也是在我一生当中良师和益友这么的关系。所有的同学里面,我对他的印象不仅是学生时期,而且对现在工作来说,是一直非常深刻,非常紧密的一种关系。</p>
<p><em>现在这块积木已经成为构筑“社会”这座大厦的一部分,他在最后也有些话想对北大附中现在的学生们说。</em></p>
<p>“根据我的经历说几句共勉的话吧。首先说一句,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自己的爱好,珍惜自己的朋友。这是我现在想对你们这么大的学生说的话。经历、爱好和朋友会陪伴着你的一生,是人生道路上很重要的三个点。你所经历的或者是当时你认为对的事情,你就要认真选择去做。你的经历,你的爱好,你的朋友会逐渐地陪伴和引导你,越来越积极地向上,越来越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们会陪伴你走一程,甚至会走一生,能够最后达到从经历转变为经验和社会阅历。你的朋友逐渐会成长为你的良师益友和你的终身陪伴的朋友,这也是很难得的,所以我说的是第一个事情就是你得珍惜这三个重要的要素。第二个,当学生一定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个有好习惯的学生,虽然当时我也调皮,我也闹,但是我希望闹的时候有个度,玩的时候有个够。学的时候有个方向,有个目标,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尤其对北大附中这么开放的教育,定好自己的目标,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方向,是非常关键。”</p></content><author><name></name></author><category term="alumni-stories" /><summary type="html">“我喜欢搭积木,那是我的兴趣。但逐渐地,我的兴趣变成了我的追求,我的梦想。最终,它变成了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人生。”</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地理之路漫漫,我却从未停止过思考</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geography-with-thinkings"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地理之路漫漫,我却从未停止过思考" /><published>2020-02-16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02-16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geography-with-thinkings</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geography-with-thinkings"><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002/20200216-2.jpg" style="width:100%" /></p></content><author><name>地理</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summary></entry><entry><title type="html">柔道课,一棵大树未完待续的故事</title><link href="/OralHistory/judo-and-it's-story"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title="柔道课,一棵大树未完待续的故事" /><published>2020-02-15T00:00:00+08:00</published><updated>2020-02-15T00:00:00+08:00</updated><id>/OralHistory/judo-and-it's-story</id><content type="html" xml:base="/OralHistory/judo-and-it's-story"><p><img src="assets/blogimages/202002/20200215-1.jpg" style="width:100%" /></p></content><author><name>体育</name></author><category term="teacher-picture" /><summary type="html"></summary></entry></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