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一些可以改变你想法或者习惯的东西? #6

Open
ppambler opened this issue Oct 18, 2020 · 5 comments
Open

一些可以改变你想法或者习惯的东西? #6

ppambler opened this issue Oct 18, 2020 · 5 comments

Comments

@ppambler
Copy link
Owner

ppambler commented Oct 18, 2020

image

C语言的两个函数:

  • printf:输出给你看
  • scanf:你的交互会是数据化,具体化

现实中你看到面,在计算机里边会将其数据化成具体的,也就是量化了

我们写的代码决定了显示屏该显示什么,我们对显示屏的交互,决定了显示屏接下来要显示什么……

@ppambler
Copy link
Owner Author

ppambler commented Nov 6, 2020

我们看到的书,不能直接反映作者的思维网络,而只是一种经过「编译」之后的结果。

就像是 xxx 软件是在 Mac 里边跑的,而你把它放在 Windows 里边跑, 就跑不起来了!

总之,别人写成的书,这种线性编译的结果,即便你每个字都认识,也未必能够理解和体悟。除非你拥有了符合要求的思维运行环境

你要拿的是「源码」,可不是编译后的结果!有了源码,你可以基于这个源码做一些你想做的事儿!


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中的话: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我们看到的书,不能直接反映作者的思维网络,而只是一种经过「编译」之后的结果。

如果你平时在不同平台上使用软件的话。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只给 Windows 平台开发的应用,你即便把它拷贝到了其他桌面端或者移动端,也是用不了的。因为没有运行环境。

同样,别人写成的书,这种线性编译的结果,即便你每个字都认识,也未必能够理解和体悟。除非你拥有了符合要求的思维运行环境。

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会常有这种感觉。他当时的历史环境,他阅读过的内容,他参与过的辩论……因为年代久远,在我们读者这里,都消失了。

我们必须借助辅助者,例如教师或者讲述者,才能更好理解。

而且,即便你拥有了背景知识甚至是专业知识。阅读别人的线性编译结果(书或者文章),也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事儿。许多人做的「拆书」,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向工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高亮文字、圈画重点、组织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等。

这种工作,即便付出了劳动,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特别是初始阶段。

你没有足够的知识点,就没法读得足够快。你没有足够快的阅读速度,就不会读得足够多,以便掌握足够的上下文。那就会被局限在某个阶段,无法有效提升。

更有甚者,如果你身处信息闭塞的地方,缺乏足够多的见识,也无法理解别人「秒懂的常识」。你有学习的愿望,但是却连最基本的门槛都难以跨越。上网提出这些问题,还会遭到嘲笑,甚至有人还直接把《提问的艺术》甩到你脸上……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地方,尽管有了图书馆,有了基础通讯设施(例如网络和公用机房等),却依然会产生「信息贫困」与「数字鸿沟」。

人们因为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对学习的困难与失败司空见惯,觉得学习本该就是这么一件困苦的事儿。

真的吗?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吗?

Conor 不信这个邪。

他的目标,是让人们都能直接获得别人的思维之网,而不是最后编译出来的线性文字。这样,那些大卸八块的批注、划重点和重组结构,就不必在每一个人那儿,都重复一次了。

你拿到的,是思维的源代码,而不是编译结果。你所做的,是基于别人的源代码,做自己好奇、想做的事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终于可以变得离我们普通人更接近了。

➹:Roam Research 这款笔记软件有何特别之处? - 王树义的回答 - 知乎

@ppambler
Copy link
Owner Author

ppambler commented Nov 9, 2020

原文:Prettier看这一篇就行了 - 知乎

我一向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阅读官方文档,好的技术一定有好的文档。而阅读官方文档分成三个阶段:

1)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通篇阅读。对要学的东西有一个宏观认识和理解。

理解,就是要明白一项技术的设计初衷、背后的哲学。学习任何一项技术、语言、框架之初,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为什么要出现这个新东西?之前同类或类似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吗?
  • 这个东西带来哪些新思想和设计哲学,解决了之前哪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 发明人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个东西?

带着上面的问题去阅读文档。有不理解的部分不用怕,因为不可能第一遍读文档就理解全部。不理解的部分要记下来,便于今后返回来查阅。

很多人都不注意上面这些问题,而是上来就应用,人家用我就用,或者公司要求用,或者追时髦用。按照自己以前的经验和想法用别人按不同思想开发出来的技术,越用越难受,然后就得出结论:这个东西不成熟,坑很多。

2)开始实践。只有实践才出真知。也只有实践才能对之前以为自己理解的部分又更深入的认识,也只有实践才能把之前不理解的部分想明白。有些概念必须在实际问题环境中才能看明白想清楚。这时候,遇到问题要返回去查阅文档相对应的部分。因为你在第一阶段已经对文档结构有了了解。

3)在用了一段时间后,认为自己已经算是“熟悉”了。在不忙的时候,回过头重新把文档再通读一遍。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会发现文档中的一些观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注意的,这种感觉就对了。


image

@ppambler ppambler changed the title 一些可以改变你思维的东西? 一些可以改变你思维或者习惯的东西? Nov 9, 2020
@ppambler
Copy link
Owner Author

ppambler commented Mar 24, 2021

项目经验

目标:以完成项目功能为主要目标,不要去追求细节,细节是后面来完善的。

自己的知识漏洞在项目完成后去写博客来进行查漏补缺,切记

如何提问

image.png

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去找工作

image.png

工资这个事情本身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其他从业人员(你的竞争对手)决定的,你超出你竞争对手的部分就是你工资高于他们的部分(也是内卷的一种),本质也就是从业人员太多,而项目却在萎缩(好像还挺押韵)。 -> 人人都劝退建筑学,为什么建筑学平均薪资在各搜索网站上还是位居高地?

团队合作,自我降低

编程是需要团队合作的,需要自我降低,中等水平或者稍微偏下即可。 智商过高的人不适合团队合作,只有别人看的懂的代码才是好代码。

image-20210325100422800

代码只会抄不会原创怎么办

image.png

前端可以转什么?

  1. 后端
  2. 产品经理
  3. 创业公司
  4. 回家卖水果

从入门前端到找到工作的路径

  • 先导课(JS 入门、Vue 入门、React 入门)
  • 入门阶段(Git、HTTP、HTML5、 CSS3)
  • 核心阶段:JS 算法与数据结构、Node.js 、前后端分离
  • 框架阶段:MVC、Webpack 、Vue、React、小程序、Flutter
  • 工作阶段:简历、面试、笔试、工资谈判、离职入职

学习习惯

  • 英语词典长伴手边(推荐: 欧陆)
  • 严谨治学(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 看视频必记笔记(不记笔记就白看了)
  • 像素眼(1l是不同的,0o是不同的,;是不同的)

看视频学习时:每节课应该多看几遍, 一遍通览,记笔记。 一遍带着问题看。

学习时间安排

  • 上班族:每天 2 小时,每周 12 小时
  • 大学生:每天 3 小时,每周 18 小时,重点要搞清校招的时间
  • 待业者:每天 4 小时,每周 24 小时,重点越快越好,节约成本

前端能赚多少钱

发财没希望,小康没问题

@ppambler ppambler changed the title 一些可以改变你思维或者习惯的东西? 一些可以改变你想法或者习惯的东西? Mar 25, 2021
@ppambler
Copy link
Owner Author

ppambler commented Aug 14, 2021

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在电影《教父》的原著中,作者马里奥·普佐有一句经典的旁白: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透析三棱镜

我们太喜欢给建议,却往往还没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因此,如果要解决问题,首先得弄清楚期望是什么,目前现状又是如何,这样才能精准定义问题所在。

明确的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是第一步。

  • 问题是什么:期望与现状的落差部分
    • 没有问题意味着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波逐流,一脸迷茫
  • 如何描述问题?
    • 明确期望值(B) -> 目标是合理的,五音不全一年成为歌神那就不合理了
    • 精准定位现状(B’) -> 拿事实说话
      • 注意区分事实与观点 -> 今天好冷(个人观点),气温 0°C(事实)
    • 用(B'→ B)这个落差,精准描述问题 -> 拿数据说话
  • 如何寻找答案?
    • 表面问题和本质问题 -> 看似当时有效,可没过多久,同样的问题又会反复出现,或者又引发了新的问题….
      • 发烧 -> 降温 vs 发烧 -> 细菌感染 -> 吃药
      • 离职两个员工,那就再招两个!
      • 竞争对手降价,那我们也降价!
      • 员工状态消极,那就天天打鸡血!
      • 一说话就吵架,那就都不说话了!
      • ……
  • 如何找到本质问题?
    • 别盯着问题看!
      • 别盯着症状 -> 不然,要么找不到答案,要么只能找到治标不治本的方案。
      • 门锁住了,别盯着钥匙孔看 -> 钥匙肯定不在门上,你得到其它地方去找
    • 怎么找?
      • B'现状 -> B期望值
        • 透析三菱镜:(B')只是症状,而导致这个症状出现的是ABC这三个因素,他们才是更本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盯着(B' -> B)看,而是要透过(B')去看ABC,而这就是「透析三棱镜」
          • A:为了实现(B)的结果,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了与之关联的人、事、物等等)。如果方法是错误的,目标自然无法达到
          • B:期望值。目标设置不当,或者目标设定过高,那么即便完美做到了 A,这个目标也无法达成;
          • C:过程中出现的变量。方法和目标都没有问题,可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也有可能导致目标无法达成…
        • 校准目标 -> 重构方法 -> 消除变量

校准目标

  • 设立的目标遵守 SMART 原则
    • S: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 -> 想要幸福 vs 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年旅行一次
    •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 让客户满意 vs 用户评分 9.5 以上
    • A: Achievable,(自力)可达到的
      • 五音不全 -> 歌星
      • 从一个可实现的小目标开始:唱歌培训班,通过毕业考试 -> 在 K 歌软件上上传翻唱录音,获得 100 个粉丝、100 个点赞
      • 目标的达成,一定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过程,而不能把目标达成与否寄托在他人或者你不可控的事情上
        • 目标定为「下半年能够升职」,或者是「他能更喜欢我」就是不可控的,决定权在对方
        • 「连续两个月达到团队业绩第一名」、「提升自己对他的吸引力」就是可控的
    • R:Rewarding,完成后有满足感的
      • 太近、太容易的目标,即便完成,你也不会有愉悦感和满足感,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目标,会让你在过程中失去对它的渴求,也就没有了动力
    •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
      • 一定得有时间限制,不然任何目标都没有意义
        • 如:「我的目标是赚 100 万」,那是准备多久达到呢?1 个月?1 年?10 年?还是 50 年?
      • 别让目标成为一句口号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步应该先检查一下的,你的目标是否符合 SMART 原则?你是否把手段本身当成了目标?

目标不对,什么都不对!

注意:你还得区分目标和手段

比如读书这件事,你定了一个目标,一年要读 50 本

读完后,依旧一脸迷茫

为啥会这样? -> 因为「读书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你为啥需要去读书?

  • 可能是为了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 可能是为了要写一篇学术论文;
  • 也可能是为了要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

这样的读书,才能有效果

读书,是让你达成某个目标的手段,但我们却常常把它当成了目标本身。

再比如:

在图书馆里边,一人要开窗,因为很热很闷,另一人则要关窗,因为外边噪音太大,影响我专心看书

  • 目的:开/关窗后想要达到的结果
  • 手段:关不关窗
  • 方案:关窗给空调

重构方法

A(方法) -> B'(现状) -> B(期望值)

  • 方法是什么? -> 是你实现目前这个现状所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了与之相关的人、事、物)
  • 现状和期望之间的落差 -> 意味着有问题出现了,即有症状(这是一个表面问题)
    • 现状不是平白无故就出现的,而是你原来的方法所导致的,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改变原有的解决方案,那么现状就很难改变

比如:

洋务运动(不改变内,只改变外,中体西用,无法实现军事强国这个期望) Vs 明治维新(从内到外都改了,实现了军事强国)

想要大幅度改变现状,或者达成全新的目标,就得把原来的(A)一起改了,而不是在(B')点上转弯

中国之后的崛起就是把原有的 A 给彻底摧毁了,虽然代价惨痛,但从本质上解决问题,那就不得不这样做了,不然,你就是在白用功

重复原有的方法,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想要有不同的结果,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当发现问题后,如何调整(A)?

  • 调整(A)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每个问题都有其独特性和不同的时空背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适用于所有症状的万金油是不存在的……
  • 你平时看的大量方法论书籍,都是在讲各种(A),这些就像是不同的药丸,当你能够快速找到问题本质,就能在这些药丸中找到适合的来对症下药了。

消除变量

A、B 都咩有问题,而B'还是存在,那么就一定出现了变量(C)

  • C 可能是内部变量 -> 发现原定计划(A)中的某个人并不能胜任该工作,或者团队执行力比预期的要低
  • C 也有可能是外部变量 -> 你平时非常注意身体的保养,控制饮食,保持运动,可还是感冒发烧了,那就不是(A)有问题,而是有可能被病毒感染了,这个不可预料的病毒入侵,就是变量(C)

💡:如何找到C

  1. 你要建立一个寻找问题的基本思考框架,叫做:象、数、理
    1. 其意思:任何一个「现象」背后一定有「数据」,任何「数据」的变动,背后一定有「道理」
      1. 也就是说:当你发现某个现象后,你要赶紧去找相关的数据,然后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这可以让你对事情从感性认知变成理性分析
      2. 不要拿感觉说法,要拿数据证明
    2. 把现象背后的数据分解的越细,看到的问题就会越精准
  2. 怎么找到数据背后的道理?
    1. 可以使用「5Why 提问法」(5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意在提醒你,别拿到第一个答案后就认为是全部,而要继续往下深挖 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意在提醒你,别拿到第一个答案后就认为是全部,而要继续往下深挖)
    2. 发现根本原因后,你要把之后的改善行动落实在「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上

image-20210814133546803

image-20210814133553527

➹: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谢春霖教你如何一眼看透问题本质 - 谢春霖的视频 - 知乎

➹:看似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 谢春霖的回答 - 知乎

@ppambler
Copy link
Owner Author

ppambler commented Aug 25, 2021

关于笔记粒度

形象化讲述组块和页面关系:

img

➹:如何用好 Roam Research ?(二):笔记节点粒度 - 少数派


双向链接 -> 类似我们搜索资料时的关键字


记笔记工具:

其他笔记法: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