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es: 4 comments
-
可能是个不错的方向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0 replies
-
看好uniapp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0 replies
-
非常看好,加油!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0 replies
-
在对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测试了几个demo以后,很遗憾,uniapp其实并不符合本项目对于硬件兼容层的要求。 由于uniapp更偏向于一个移动端的偏视图层的框架,无法满足本项目UI及底层能力的定制需求。 不过跨端仍然是可行的,tauri 这个项目已经有基本取代electron的能力,并对ios和安卓进行支持,对node也会支持,这将是一个很好的electron替代方案和跨端发展方向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持续关注这个方向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0 replies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Uh oh!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loading.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
Ideas
跨端 = 跨移动 + PC端,从utools微信群和社区的用户反馈来看,用户对移动端有迫切的需求。
从统计来看,全球70%的流量终端都是移动设备,且以后这个数量还在继续上涨,大多数用户在接触PC前被培养的用户习惯都是来源于移动平台。
从Google的Chrome OS、华为的HarmonyOS、微软的UWP等战略产品也可以看出未来多端统一的趋势。
移动端有一款工具箱叫 一个木函 小米商城的下载量有1400多万、华为app商城下载量有1700多万,拥有非常庞大的用户流量,如果能辐射到桌面端,就会有更强大的流量变现能力。
而这个移动端的工具箱因为历史代码原因,无法适应桌面端,同样,utools因为历史代码的原因,无法快速开发出移动端。
但我们能从顶层就开始思考,如何为用户实现原生 跨端 + 跨平台 的体验,创新会让我们从同类中脱颖而出。
Tech
技术方案上 uniapp 已经实现了移动端的跨平台,所以有一种实现全生态技术方案的可能性是:
将uniapp的移动端跨平台能力和electron的桌面端跨平台能力结合
参考资料
uniapp跨端开发:在开发中可以调用electron的API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