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2 lines (17 loc) · 5.47 KB

苏联是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自废武功.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2 lines (17 loc) · 5.47 KB

苏联是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自废武功

作者:懒蚂蚁的思考 原回答链接

苏联的宣传话术是胜利式话语。“具体来说,苏共意识形态“胜利式话语”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

第一:语言的论断式

(2)“其在表现风格上具有预言式的论断性,在表述内容上具有强烈的肯定性,在表达语气上具有不容置疑性。通过适时而又恰当的标语式口号来实现党对社会的全体动员,以调动和增强社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持,并号召苏联人民为之奋斗终生。”(3)“在苏联共产党的决议中,苏联社会总是在不断前进,而帝国主义总是腐朽没落的。在苏联领导人的讲话中,苏联是世界革命的中心,共产党就是要砸碎一切旧的帝国主义统治秩序,解放一切可以解放的革命力量。赫鲁晓夫叫嚷着要“埋葬美帝国主义”时,苏联领导人以一种极其夸张的语言风格彰显着超级大国的强悍。”(4)

第二:思维的二元式

(5)“在关于国内政治生活的认识上,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政权的执掌者,苏联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当然且唯一的政治代表,它的意见和主张就是苏联社会意志的表达。谁若是反对苏联共产党,谁就是与人民为敌;谁若是拥护苏联共产党,谁就是人民之友!可以说,二元式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胜利式话语”的政治内涵,使其成为人们思考社会的本能反应。”(6)

第三:道德的神圣性

(7)“从组织的角度来说,“胜利式话语”所彰显的政治道德的神圣性,不仅指政治生活中共产党员单个个体的道德修养、道德表率,更是指包括共产党在内的一切无产阶级政治组织的组织性道德。这种组织性道德,既是苏联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历史角色赋予的,也是苏联共产党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历史使命赋予的。可以说,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的深刻道德印记,赋予了苏联共产党“胜利式话语”的神圣性和纯洁性。”(8)

第四:情感的鼓动性

(9)“一是在情感鼓动的表述内容上,“胜利式话语”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描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引起苏联社会民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对国家建设成就和强国地位的自豪感和自信感。二是在情感鼓动的主客关系上,“胜利式话语”把鼓动的重点放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是伟大的苏联人民的胜利,从而在宣传鼓动的逻辑关系上使苏联共产党、苏联人民、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三位一体的政治共同体。三是在情感鼓动的表达技巧上,“胜利式话语”在注重营造整体社会氛围宏大叙事的同时,也通过一系列技巧上的表达实现其对苏联民众的情感鼓动。这其中既包括简短有力、反映情感诉求的标语口号,比如卫国战争时期的“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赫鲁晓夫“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等等。”(10)

第五:符号的象征性

(11)“苏联共产党的“胜利式话语”正是通过各种具有不同政治意涵的象征符号(领袖、纪念日、特殊词汇,等等)来达成对社会意识的再造与重建。比如,关于领袖的象征塑造,通过革命性的历史叙事和形象刺激(比如列宁与哨兵的故事、苏联重要政治场所的列宁雕像、红场的列宁墓等),在不断凸显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优秀品格的过程中,列宁被不断地神圣化而受到苏联人民的顶礼膜拜,并以此象征着苏联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正确性。”(12)

在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政治生活中,“胜利式话语”的刚性论断及其对其他社会认知的排斥性,使苏共的意识形态发展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违背常识的自说自话。在苏共意识形态“胜利式话语”的描述下,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目标总是能够实现的、人民的生活是更加幸福的。“胜利式话语”成功地吹起一个巨大无比的气泡。但是,在内外压力都无法继续维持时,气泡破裂所带来的幻灭与失败,无疑成为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路上不断转向的思想渊源所在。”(13)

在苏联共产党的理解中,既然党是社会的中心,又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那么这也就证明了党对社会主义理解是正确的。在这一认识的驱动下,苏共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对列宁主义旗帜下的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证明、自我解释、自我正确。“绕圈子”成为苏共意识形态发展的一大怪现象。”(14)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斯大林式的恐怖主义早已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上有选择性且有限制的压迫,意识形态的教化顶多只是一种官僚的仪式,而不是真正的审查。所以,一旦勃列日涅夫的长期统治建立起一种常态和烦闷的生活形式之后,人们就学会如何对付这种体制,过自己的生活,尽量利用它,敬国家而远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