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18 lines (61 loc) · 12.5 KB

2017-01-27.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18 lines (61 loc) · 12.5 KB

#我们重新认识了贪婪和诱惑

什么是贪婪?对于贪婪,最直接最明了的定义大致如下:

贪婪就是想要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天主教教义里,有所谓的七宗罪,贪婪就是其中一个;然而,若是仔细看看剩下的六个,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全都源自于贪婪:

  • 傲慢:是因为假装(或者假装到相信)自己拥有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种种高高在上的权利;

  • 嫉妒:是因为想要自己尚不具备的东西,却发现别人已经有了;

  • 愤怒:是因为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那能力却没有;

  • 怠惰:是因为明明要用劳动去交换,却想张口就来、伸手即得;

  • 暴食:这一条其实真的不算什么罪,除非吃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古时候算罪,是因为那时候物质真的很困乏,所以,“使劲多吃的那一部分”,其实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或者说,“不暴食的话,可能有机会让别人不饿死”……

  • 色欲:是因为“对方不配合的时候就不是属于自己的”,然而依然想要 —— 对方自愿配合,就算不上什么罪了。

我个人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也并不排斥阅读各种经文。说实话,从那些远古留下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意义的观察,和非常有启发的智慧。

**在投资领域里,“贪婪”像一个魔鬼,有着无数的化身,无所不在,几乎总是“所向披靡”。**如果你有哪一次被“贪婪”这个魔鬼摆了一道,别惊讶,因为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 被摆了一道,竟然还没死,就应该非常庆幸了;被摆了一道,还没死,然后竟然还醒悟了,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请注意上一段第一句话里的限定语“在投资领域里”…… 当我们认真探讨某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确定一个边界 —— 这世界很少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或者原则,大多数道理,都有适用范围。不要轻易混淆了边界,否则任何讨论都会以混乱告终。

最可怕的情况是这样的:

很多人的贪婪,来自于无知。当人们想要一个并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的时候,那就是贪婪。可是,当他们那么做的时候,很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那么做是贪婪,很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那东西原本并不属于他们,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们“原本就应该”拥有那东西……

举个例子,借钱不愿意给利息,就是一种贪婪。历史上,犹太人因为更早更坚定地明白金钱与时间的关系,他们不仅收利息,还收复利 —— 可因此,长期被所有其他种族的人憎恨,动不动就要“灭掉犹太人”,并且不止一次地付诸行动。

首先,利息就应该属于放贷者;其次,金钱在时间流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利息,于是,理论上来讲,这世界就没有“没有利息的钱”,哪怕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可能是“负利息”。所以,“不愿意支付利息”,即“想要实际上属于别人的钱” —— 你说这是不是极度贪婪?

然而,冷静地看待历史现象,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贪婪”来自于无知,很多的时候并非“故意”,甚至整个社会都一并无知。乃至于很多人就算是蠢,也是学出来的傻,教出来的笨,而不是天生如此。

关于利息如此,那,关于投资回报率呢?2011 年到 2015 年期间,中国境内的民间借贷互联网化 —— 也就是P2P,非常火爆。当有平台给出年化 25% 收益的时候,实际上说明已经危机遍地了。

你可以到网上搜一搜,看看大银行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是多少?这几年大约都是 1.75% 左右。

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原理:

资本金额越大,获取同样收益率的难度越高。

用 100 元去赚取 10 元,应该是易如反掌,然而,用 100 亿去赚 10 个亿回来,与前者之间的难度差异就天壤之别了。银行的资本量级太大,所以,能给出的利息高不到哪里去 —— 银行也要把钱借出去才能赚取“利差”。

民间小额短期借贷的利率一直不低,但如若利率高到一定程度,达到15% 以上,就已经开始存在很高的系统风险。若是达到 25% 以上,基本上两年内(即8 个季度周期)必然崩盘。

为什么25%以上就基本上会在两年之内必然崩盘呢?民间借贷一出现高利率的时候,就会产生“资金集结效应”——而大量的资金集结起来之后,需要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即,“真的可以用钱赚钱的方法”……可问题在于,到哪里去找能够支撑那么大资金且能够做到年化符合收益率高达 25% 以上的项目呢?要知道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GDP)平均下来才是个位数的百分点…… 

可是,国内频繁出现各种“民间借贷重灾区”,许多年来,连年不断,说明什么?说明的是,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 15% 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很可能原本就不属于自己”,于是,无知无畏。

无知无畏的结局通常都不好,很“遭罪”。所以很多的时候,贪婪真的并不一定是“犯罪”,因为常常并非故意;贪婪最终肯定是“遭罪”,因为无知之下贪婪的人都很被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已经在不得不承受那恶果了。

我们看看全球范围内顶级投资者的战绩:

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截至 2007 年的 43 年里,复合年化增长率为 21.1%; 西蒙斯: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大奖章”基金,自 1988 年成立以来,连续 30 年,平均复合年化回报率高达 34%; 格林布雷:哥谭基金,在 1985 年到 2005 年这 20 年间,复合年化回报率达到了40%……

这都是“神一样”的存在,那么,一个“及格水准”大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巴菲特其实同时也是个 PR 高手(Public Relations),虽然有很多“高级”投资者其实对巴菲特的评价并不高,但巴菲特确实是在公众领域影响力最大的 —— 当然了,我们有句话说,“文人相轻”,可实际上,在投资领域里,“投资人之间的相轻”只有更多绝对不少。巴菲特给出的“参考标准”绝对是中肯的:

我必须确保买到的是在长期至少获得15%复合年化收益率的股票。

这还是在对行业对企业有深刻研究与认知的前提下 —— 这一点很重要,有知有畏,才能有滋有味。大神格林布雷的一个类比特别精彩,值得牢记:买股票但不知道究竟买了什么,就如同手持火把穿过一个炸药工厂,你可能活下来,但是你仍然是个傻子。

**15%,这是个要记住的数字。**不过,在此之前,还要回过头来认真注意措辞:

复合年化回报率(或“收益率”)

绝大多数人只懂得讨论“回报率”,而不是“年化回报率”,更不是“复合年化回报率”。一旦我们讨论“复合年化回报率”,我们讨论的不是一年,不是两年,是好多年,一般是十年以上,甚至二三十年……

确实有一部分冷静的投资者,是关注价值的,然而,

与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所认为的不同,“价值”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长期”应该先排上,然后再就加上“价值”,即,“长期价值” —— 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什么是“诱惑”?诱惑可以如此定义:

有价值,或者起码看起来有价值,但不是“长期价值”……

换言之,一切不属于“长期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算作是“诱惑” —— 这是一个看到之后过去至少十年才能真正深刻领悟的道理,究竟是不是“多么痛的领悟!”,要看“在看到的那一瞬间”是否能够彻底深入地吸收接受。

请牢牢记住:你要追求的是 “至少长期年化复合增长 15 % 的目标”。

还是需要再次提醒,以上的句子里所隐含的限定是“在投资领域之中……”

一旦你的目标如此,“入眼”的东西就不一样了,能看到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 。很多在此之前你会不由自主地关注的东西,就好像“突然间彻底消失了一样”,而另外一些东西,就好像“突然冒出来一样”,那感觉很神奇的。

绝大多数人终生都只是“短期投资者”而已,又因为他们不强求自己关注长期,理直气壮地接受各种“诱惑”,于是,他们所关注的是“另外一个世界”。很难想象股票市场里的短期投资者们不关注 K 线图 —— 不关注这个他们能关注什么呢?也很难想象他们不去四处打探消息 —— 自己没有分析能力却又想要分析结果,这就是贪婪,可除了贪婪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呢?更难想象他们穿过火药厂(他们其实并不只知道自己手里拿着的是火把),之后发现自己竟然还活着。而后他们竟然不会沾沾自喜,竟然会“自然而然”地终生不再拿着火把穿过另外一个火药厂……

每个人进入股票市场之后,都会看一段时间 K 线图,因为:

1.刚开始啥都不懂,实在没什么别的可看的; 2.那 K 线图很刺激人性,总是可以让你感觉“所见即所得”…… 

看着那历史波段,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新手脑子里没有闪过这个念头:“我要是在这里(高点)卖掉,然后在这里(低点)再买回来,哇,一定多赚很多!”

这是彻头彻尾的幻觉,因为那只是市场历史数据记录,而不是幻想者未来可能的实际经历。等有一天,自己真的身在其中就知道了,从自己身临其境的视角望过去,每时每刻的价格,都既看起来像最高点,又看起来像最低点;并且,一旦开始关注 K 线,基本上很难思考长期 —— 因为“活在当下”的感觉和冲动是那么强烈,自己的大脑分分秒秒都在被各种直觉所刺激,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实际上在面对的是“漫步中的随机”(请重读上一周的内容),分分钟把自己变成赌客却又好不自知 —— 又是一个不留神就已经被“贪婪”这个魔鬼的变身所迷惑。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贪婪”了呢?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又被“诱惑”了呢?后者看起来简单点,因为“先去看那价值是否足够长期”就好像可以开始判断了;前者实际上很难,虽然说起来很简单。

很多的“贪婪”实际上来自于无知……

既然如此,我们好像就有了办法:

摆脱无知——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更有知一点点。

“无知的贪婪”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在当时当刻”,自己是没办法知道的,甚至即便别人告诉自己了,也可能会因为自己当时当刻并不理解而继续保留那“无知的贪婪”。 

然而,每次我们回头看到自己的贪婪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点“对付贪婪的经验”;每当我们看到别人贪婪的时候,也会多一点点“对付贪婪的经验”…… 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因为贪婪付出代价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因为我们事实上应该感谢那些在我们犯错之前犯错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后果”,乃至于让我们明白不应该那么做……

巴菲特的师父,格雷厄姆有个极度精彩的类比:

股票市场短期是个投票机,长期是个称重机。

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拍案叫绝!并且,突然之间因为这个类比而感到无比轻松:

股票市场既然短期来看只不过是投票机,那就让别人投票就好了,反正投票者络绎不绝,根本就用不着我自己去投票,更用不着去反复投票…… 若股票市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那称重这事儿也不用我干了,我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去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到以后最重的那个“胖子”…… 找胖子很简单啊,就看谁“越吃越多”呗。

虽然最后一句话都开始接近于玩笑了,可到今天我都记得想通(或者说是“被提醒”)前半部分的那一瞬间的解脱。至于最后一句话,其实也不完全是开玩笑 —— 只不过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了而已。不过,我之所以感到解脱,是因为想明白“学会如何找到未来的胖子”这事儿,应该是有把握有机会学会的,这个学会了,我再想要,就不是“贪婪”了,因为我有本事要,这样的东西应该属于我。你说这是不是超级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