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國大陸還是臺灣,都曾調整印刷漢字字形,使它變成楷體的筆形。大家把整形後的寫法稱爲「新字形」,無論正體(繁體)字還是簡化字,均會套用「新字形」標準。大陸最先的「新字形」標準,可追溯至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臺灣則於1982年頒佈了《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有人詬病這樣做令印刷字形「認楷作母」,破壞美感,強改漢字生境。
而相對的「傳承字形」或「傳承印刷字形」,通稱作「舊字形」,則指未向手寫體靠攏、未整形之寫法。這些字形,與《康熙》、《說文》、《辭海》、《大漢和》等由文字學者主導的傳統字形規範吻合,一方面較能保存漢字字源或字理,另一方面也比較美觀、比較適合版面排印的需求,兩者可謂相得益彰。即使在大陸地區有「語言文字法」,把「新字形」奉爲圭臬,坊間仍有不少傳承字形擁躉。臺灣、香港及海外華僑地區,有許多出版物、招牌路牌等等,都以傳承字形的字型排印。傳承字形就像陽光和水般,在日常生活裏無處不在。
遺憾的是,一般政權只顧提交自己那些改形後的字形作「標準」,不理會傳承字形。有些本身缺乏文字學知識的人,甚至還以爲、還聲稱傳承字形「沒有標準」,主張今天的電腦字型不必支援傳承字形。他們不知道或輕視過往由文字學者主導、精心硏訂過字樣的傳承字形字書,無視了古今歷代文字學者的耕耘成果。
科技以人爲本。爲了令大家仍然天天在使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傳承字形,其存在權不會在電腦世界裏遭剝奪;爲了令大家選擇使用傳承字形的權利,不會因政權、財團或國際化組織等因素而被搶走,我們綜合了文字學界到今天的各種豐盛成果,對前人先賢的心血謹愼地梳理整合,除誤訂正,去蕪存菁,按電腦字型業界所準,編訂傳承字形的各種標準化開源文件。電腦字型的業界工作者,只要依據這些標準化文件,就能製作出符合字理字源,同時又維持漢字美觀造形的傳承字形字型。
編者比較多個傳承字形權威標準,以部件爲單位,互相對比,列出字書中的傳承字形準則,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傳承字形形體。個別傳承字形有多種寫法,編者會說明最符合字源、字理,同時不悖於約定俗成準則的「字理寫法」,以及因美觀需要,在傳承字形書刊等場合中普遍可見的「常見寫法」。所謂約定俗成準則,指該字形能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該字形,就能馬上辨識出來,不會跟其他字混淆,也不會有「是否寫錯字」之惑。字型製作者可從傳源和美觀兩方面作取捨。
要由新字形批量轉換成傳承字形,得盡量把有關部件作「一對一」的轉換。不可以把甲部件既轉換作乙部件,同時也轉換作丙部件。若有兩個或數個傳承字形部件被新字形標準合併,則必須把與該部件相關的其他部件或筆畫,視爲一個整體,以區分應用於不同情況下的傳承字形部件。
由於兩個或數個傳承字形部件,往往被合併成同一個新字形部件。因此由傳承字形批量轉換作新字形容易,由新字形批量轉換作傳承字形難。本表若有任何遺留、不足、錯訛,還望各位賢達不吝賜正,以匡不逮。
- checklist_of_inheritedglyphs-1.34.pdf
- 版本:1.34
- 日期:2020年2月14日
- 本作品以共享創意-署名4.0授權條款授權。
傳承字形向來有文字學學者硏訂的字樣作標準。不幸的是,今天處理漢字編碼的國際組織,只知着重政權或政權相關組織頒佈的官式字形,冷待過往學界心血。結果,一些政權不尊重傳統,動輒改造傳承印刷字形,它們頒佈的所謂「標準」字形就輕易橫行。不論其形體有沒錯訛、問題或自相矛盾處,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列進編碼文件中,供字型製作者「遵從」製成字型。至於學人的心血結晶和刻字工匠多年的美學傳承,就慘遭一些人丟棄、攻擊、嘲弄,那些人甚至公然散佈「傳承字形沒有標準」等謊言,指鹿爲馬。
爲保護和發揚傳承字形,推動傳承字形的推薦形體現代標準化,我們經多年功夫,仔細對比、整理了多個傳承字形的重要學界標準。如今,我們再推出《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明列相關推薦字形對應的電腦編碼,既希望讓字型製作者使用時感到更便利、更貼心,也希望徹底堵住攻擊者的任何話柄。
《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完整涵蓋了Big5碼的一萬三千多字,以及一千多個添補漢字,滿足絕大部份正體(繁體)中文的使用漢字需求。只要依Unicode碼或Big5碼搜尋,即可直接査得該漢字的傳承字形推薦形體是甚麼模樣。
- checklist_of_inheritedglyphs_recom-1.02.pdf
- 版本:1.02
- 日期:2019年11月9日
- 本作品以共享創意-署名4.0授權條款授權。
編撰《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時,經常要說明哪裏應作甚麼筆畫,不應作甚麼筆畫。可是,目前漢字文字學界對筆畫的叫法尚未統一,而且各套有官方色彩的所謂「標準」叫法,皆有一定問題。因此,編訂該表時,我們還要釐定筆畫叫法,甚至連傳承字形不使用的筆畫也要一併定好。
目前各套筆畫叫法間,有些差異僅屬習慣不同,並無好壞之分。例如「㇀」這筆,叫作「挑」、「提」、「策」均可,這純粹是選擇題。有些卻不然。例如「折」,到底要「折」多少度、「折」向甚麼方向才叫做「折」?甚麼時候「折」字可以省略,甚麼時候不可?我們發現,即使在同一套「標準」叫法裏,這些命名詞彙的定義和用法,也可能是自相矛盾的。這些內部矛盾,不但會令人表達不清,更可能招致誤會,誤將馮京作馬涼。
爲此,我們決定以清晰、統一的定義,釐定筆畫叫法。同時,我們也釐定了英文叫法。方式與中文命名一致,翻譯採用意譯,並以其開首字母作爲代表字母。不同筆畫的代表字母不能相同。
本表若有任何遺留、不足、錯訛,還望各位賢達不吝賜正,以匡不逮。
- checklist_of_inheritedglyphs_stroke-1.25.pdf
- 版本:1.25
- 日期:2020年2月14日
- 本作品以共享創意-署名4.0授權條款授權。